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第1课时)

2023-03-09 03:0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第1课时)》,欢迎阅读!
地理,课时,下册,教学设计,中国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培养尊重差异的意识,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

2.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导入

教师: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播放视频《中国年俗》。 学生通过视频再次感受我国春节的氛围及地区的差异。 二、引导自学新课

承转:中国年俗精彩纷呈,不同的区域差别很大,那么其他方面还有没有差异?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教师多媒体展示:《爸爸去哪儿》的图片。 学生感受显著的地理差异。

教师:《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点很有特色,但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地理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气温、降水、地形等因素。

教师总结:我国的地理差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请同学们阅读

教学复备栏




5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呈现的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学生:小组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植被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典型景观的植被图片。

学生: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承转: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请你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经济发展的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刚上课的时候我们同学们已经举了很多例子,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图52和阅读材料,感受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差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1bda4400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