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2023-03-09 03:0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地理,下册,教学设计,中国,差异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不同地区间显著的自然和人文差异,及差异形成原因。 2.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为例,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理解秦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1.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 四大地理区域 教学难点

确定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地理差异显著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学习完中国地理总论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中国的区域地理,以加深对我们国家的了解。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将重点内容在书上画记号) 1、我国气候、降水、地势等地理要素有何空间变化规律?(自然环境差异) 2、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经济有何空间变化规律?(人文差异) 预习反馈

(一)显著的地理差异 1、自然环境差异:

气温的空间变化:低纬气温____,高纬气温____ →(影响因素:纬度因素) 降水的空间变化:由____沿海向____内陆递减。→(影响因素:海陆因素) 地势的空间变化:__高__低,呈___状分布。 →(影响因素:地形因素) 2、人文地理差异:

农业的空间变化:__牧__耕,__稻__麦。 人口、城市、交通的空间变化:__密__疏。 经济发展的空间变化:__高,__低。 生活习俗…… 文体传统……

归纳提升→有些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

合作探究P5活动)

1、归纳秦淮线南北两侧的地区差异。




2、分析秦淮线特点?

3、分析导致秦淮线南北两侧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归纳小结

1.我国不同地区地理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2.地理差异会对我们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3.从哪些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当堂检测 地理填充图册P1-3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二、四大地理区域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将重点内容在书上画记号) 1、地理区域有哪些类型?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看P6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了解

1 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 由名称,你能了解四大区域哪个方面的特点?(从位置、地形、气候等思考) 预习反馈

() 合作探究

完成P6“活动”,了解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认识各区域最主要的自然特征,回答下列问题并填表。 1、界线A

1 界线A 是哪两大地域的分界线?(西北地区、北方地区) 2 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400) 3 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季风)

4 主要位于季风区的区域是__________?该区域与非季风区的差异主要是什

么?(降水)

5 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________

(干旱,因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基本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4c09ecf52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