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入门》

2022-12-08 15:2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化人类学入门》》,欢迎阅读!
文化人类学,入门

《文化人类学入门》 ——期末考试

课程:《文化人类学入门》 学院:经济管理学 班级:08级市场营销班 姓名:谢晋 学号:

《文化人类学入门》期末考试

1.文化人类学的起源、主要研究内容及代表理论?

起源:现代文化人类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来说,始於大发现年代,当时技术先进的欧洲文化和各种「传统」文化接触频繁而广泛,欧洲人对那些「传统文化」的绝大部分都毫无区别地贴上「未开化」或「原始」的标签。19世纪中期,世界不同文化的起源及世界不同民族及其语言的分布、渊源等问题,成为西欧学者深感兴趣的研究对象。达尔文在此之前提出的进 化概念以及他的《物种源始》一书在1859年的出版,都对这一项有关许多社会和文化长期发展的研究工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主要研究内容: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 代表理论:

1)进化理论 2)传播理论 (3)历史特殊论

4)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理论

2.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要点及代表人物?请对此观点简单作一评价?

理论要点: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

代表人物:梅尔赫尔斯科维茨、弗朗兹·博厄斯

评价: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起因看,它显然是针对文化普遍主义或文化普世主义而来

的,是对事实上存在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文化发展的文化绝对主义的反动。这种反动不一定是负面的、消极的,而常常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使问题更为明确,不妨将文化问题上的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作为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来考察。这样,问题的实质在理论上就可以归结为对于文化本身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理解。具体的文化总是属于一定主体的、处于特定时空中的历史的存在,因而有其相对性。但发展着的文化又是超越特定主体、特定时空传播


和延续的存在,因而又有某种绝对性。文化是辩证的矛盾的统一体,是在相对性之中有着绝对性的东西。这种绝对性的东西即相对稳定的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

强调文化具有相对性的文化相对主义,就这一侧面而言是有道理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梅尔维尔·赫斯科维奇说,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赞成文化相对主义的这些看法。但若把文化的相对性推到绝对,只承认文化的相对性,不承认这种相对性之中有着绝对性的东西,即稳定的可以超越特定主体、特定时空和在不同的文化主体之间传播、交流、转换、共享的东西;实际上也就是只承认每种文化的独立性、个性或特殊性,不承认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关性、共性、普遍性,那也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

既然成为文化,就会有某种程度的绝对性,但又不可以被完全绝对化,即变成脱离了任何相对性的纯粹绝对性的东西。具体的文化总是相对的,但这种相对本身也不是绝对的,相对性的文化中有某种绝对,即超出特定主体、超越特定时空的东西。文化作为人类的创造,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式,就是这样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具体的文化总是具有与特定历史主体相连的相对性,因而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对主义,这是具有相对意义的相对主义。如果把这种文化相对主义推向极端,成为一种绝对相对主义的文化观,则是不可取的。文化的存在及其传播、延续、发展的历史,肯定了相对意义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否定了绝对意义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在文化问题的理解上,缺乏历史辩证法与缺乏历史唯物论一样,都不能对文化的性质作出全面的结论。文化如果是绝对相对主义的,就会成为难以理喻的东西。在绝对意义上的文化相对主义看来,文化如同一阵风般飘忽不定,对之什么也不能说。对于这种绝对相对主义,有的学者称之为极端文化相对主义或强文化相对主义。如果以文化绝对相对主义、极端文化相对主义或强文化相对主义为基点,那么关于文化的任何讨论都会是多余的,因为我们没有任何最起码的“共同语言”,对于讨论的对象和讨论的方式根本无从把握。

文化的交流、传播、接受和创新中的主体性是一种能动的力量,总是在不同程度地改变着文化,并改变着对文化的理解和运用,因而使现实的活的文化成为相对性的文化。然而在这种变化着的相对的存在之中,总是有某种“文化”,即某种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贯穿其中,在不断地发生、发展、演变。这就是文化的相对性之中的绝对性。因之,我们可以理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赞成或承认文化相对主义,但这应当是具有相对意义的文化相对主义或弱文化相对主义,而不会赞成或导致绝对意义上的文化相对主义或极端文化相对主义。

3.古典进化论要点?举例证明古典进化论的可取与不足之处?

要点:古典进化论学派最基本的理论取向,即是以进化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差异。该学派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人类学研究中最早形成的学派,也是当时风靡西欧的进化主义思潮在人类学这一学科中的具体体现。

古典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文化是不断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各地民族的社会发展大致经历或将经历相同的发展顺序。这种社会发展的一致性是由人类心理的一致性决定的,社会和文化发展进化的动力,来源于人类心理的不断完善。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着各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他们发展进化的速度不同,从而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古典进化论一般将当时的欧洲社会视为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顶点,并以之为尺度,将其它社会和文化放在不同的进化位置上顺序排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20a16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