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给予是快乐的教材解读

2022-12-25 14:02: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4给予是快乐的教材解读》,欢迎阅读!
解读,给予,教材,快乐

24、给予是快乐的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并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使他深切地感受到 “给予是快乐的” 这一人生哲理。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性强。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结尾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易于学生迁移运用,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发挥教材的优势。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感受,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教学本文的重难点是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2、词句解析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这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在篇末点题,揭示中心。这个不寻常的圣诞前夜,保罗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这正是因为,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初步体会本文写作方法对于日常习作的启示。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二)技能目标:

1、学会运用"炫耀""懂得"

2、在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中,把握人物特点,尝试课本剧表演。 (三)情意目标:

在理解“给予是快乐的”过程中,学会关爱别人与尊重别人的关爱。 三、教学建议


1这篇略读课文的内容浅显易懂,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及引导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自主探求,可以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探究文本内容。说说自己读课题后想到了什么?上课开始,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你能读懂什么?适当注上记号。能读好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吗?接着,请学生自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检查初读效果后,再请学生仔细读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交流读后的体会。在学生畅谈读文体会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交流:1)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各知识点达成状况的调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不等于自主学习就是放任自流。其次,情感的熏陶固然重要,但“小语”要体现“小”的特点,“知识与技能”是“三个维度”的首席。教学过程中,适当小结,点拨升华在交流中达成。

文中令人感到意外的地方很多。如:当小男孩听保罗说自己的新车是哥哥赠送的时候,惊叹地说:“哇!我希望……”我们原本以为那个小男孩是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能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他的哥哥,却没有想到小男孩是“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石破天惊,不可思议。从小男孩对这辆新车羡慕的神情、轻轻抚摸的动作,以及“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等语言,都不能不让人认为,他会和我们想象中的其他男孩一样,希望有这样一个哥哥,也希望得到一辆这样的新车。可是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正是这样,才让我们看到了小男孩一心只想着给予而不是获取的高尚品德,使我们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

保罗面对这个素不相识的小男孩,竟发出了请他坐车兜风的邀请。此处也出乎预料,说明保罗的内心受到了震动,他被小男孩的语言所感动,被小男孩的精神所感染。当小男孩在兜风的过程中提出“把车开到我家门口”的请求时,我们猜想小男孩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车回家的,却没有料到小男孩从家里背出了腿有残疾的弟弟,让弟弟看一看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新车,并且告诉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让他坐在新车里看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其实,从小男孩的内心来讲,这是他对弟弟说的最自然、最朴实的话,可听来却是那样令人感动。在又一次的出乎意料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小男孩纯洁无瑕、美好无私的心灵和乐观自信的性格。

故事的结尾也很出人意料:保罗把那个小弟弟抱进车里,同兄弟俩一起度过了圣诞节前夜。从保罗的行动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保罗再次被小男孩的行动所震撼,从心灵深处激发起无私助人的强烈愿望。

3在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阐述见解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并加深情感体验。可以通过指名读、分角色读、评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表现出小男孩的自信、自强及对弟弟的关爱之情,表现出保罗的情感变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455ec416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