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古诗意象解释

2022-12-04 00: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常见古诗意象解释》,欢迎阅读!
意象,古诗,常见,解释



(2)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最常见古诗意象解释

杜鹃

杜鹃是古典诗词中很常见的意象。神话传说古代的巴蜀地区有个君主叫杜宇,称帝后号为望帝,死去以后变化为杜鹃,又叫子归,在暮春时节,经常悲鸣不已,叫声凄厉,甚至叫得连嘴都出了血,似乎在叫不如归去,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杜鹃因为有这种传说,它就成为不幸者的象征,也成为不幸的人们咏叹的对象。在鸟类当中,它简直成了悲哀的化身了。李商隐就有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离家外出的人听到它叫唤归去的声音,就更加思念家乡,诗人往往在表现怀念故乡情感、抒写离愁别恨的时候,喜欢利用杜鹃这一形象。崔涂的《春夕旅怀》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表达的就是这种游子思乡的情感。也有诗词借用杜鹃啼血的意象,表达忧国志士的忠诚、爱国之意,例如文天祥的《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另外,由于杜鹃啼叫的时候,春天的花已经落了,诗人也以杜鹃的出现来惋惜百花凋零、春已归去的情况,例如辛弃疾的《贺新郎》中就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的诗句。

鸿雁

第一,大雁是一种候鸟,定期往返于南北方,我国绝大部分地域都可以看到雁阵飞过,这就使许多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限的忧思。很多诗人通过诗歌,在大雁身上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例如,孟浩然的《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表达的就是游子漂泊思乡之情。第二,由于古代有鸿足传书的传说,所以在诗中,大雁往往还承担传递音讯的作用,很多诗写到大雁,往往表示盼望、惦念外出之人的音讯,也就传达了思念之情。例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第三,大雁总是结队迁徙,在途中经常会由于受到猎人射击等原因而掉队,成为孤雁。在诗人笔下,孤雁的意象很多,诗人往往用孤雁”“孤鸿”“断鸿来喻人,表达诗人或孤独、或孤高、或受尽迫害等情感,代表作品有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和杜甫的《孤雁》等。

浮云

浮云一般指漂泊不定的云。在诗词中,浮云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例如,李白《送游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把天空飘荡的白云看成是行踪不定、任意东西的游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也是典型的例子。另外,浮云还有一层意思,往往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例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其中的浮云比喻一切邪恶的势力。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蔽日,比喻奸臣蒙蔽皇上。

凭栏

凭栏的意思就是依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就有了多种不同的意味。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李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等诗句中的凭栏,都和某种激动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古人怀念远人,或心有所思,或悒郁愁苦,都习惯默默地凭栏对远。例如,柳永的《蝶恋花》草色烟花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尺素

尺素是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往往取用一尺左右的绢帛,故称尺素。骆宾王《夏日夜忆张二》烹鲤无尺素,筌鱼劳寸心;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张先《蝶恋花》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等,都是表示书信的意思。

危栏

危栏,高处的栏杆,往往表示登高望远或者登临抒怀,多与忧国、伤怀、思人等有关。例如,欧阳修《踏莎行》:楼高莫近危栏倚;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关山

一般泛指关塞山川。例如《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又如,秦观《鹧鸪天》: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当然,后来的诗人用关山,也借指遥远的地方,多与思乡、念人有关。例如,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阳关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724489c8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