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2023-02-05 23:3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五年级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欢迎阅读!
因数,倍数,单元,年级,小学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1.因数与倍数的概念;2.253整除的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含义。 教学难点

从本质上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学情分析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


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本册教材中,由于允许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也失去了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是为了减少这一单元的理论概念,教材不再把它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而是作为一个补充知识,安排在“你知道吗?”中进行介绍。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过去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概念的本质,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概念或结论,学生无法理清各概念间的前后承接关系,达不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再加上有些教师在考核时使用一些偏题、难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觉得枯燥乏味,体会不到初等数论的抽象性、严密性和逻辑性,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2)由于本单元知识特有的抽象性,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 因数和倍数 教学内容

因数与倍数,p12-131p1512题。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9cf907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