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安电影中的父权文化观

2024-03-13 14:0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李安电影中的父权文化观》,欢迎阅读!
李安,文化观,父权,电影



试论李安电影中的父权文化观

本文解读了李安执导的电影父亲三部曲中的家庭伦理与文化冲突,剖析了李安的父权文化观。认为,父亲三部曲从传统家庭观、伦理观念、性文化和婚姻观念等角度描述了东西方文化在特殊情境中的融合与碰撞,展现了李安鲜明的恋父情结对传统严谨的伦理观念的重视以及对父权文化与儒家文化的交汇融合解析,展现出导演内心与父亲这一角色之间的依恋、冲突纠缠难解的心理状态。



标签: 李安;父亲三部曲;父权文化观

由李安执导的电影父亲三部曲以家庭文化为背景,展现了传统家庭伦理观念下家庭成员内部的各种矛盾以及以父亲为代表的父权文化在这些矛盾中的表现。《推手》这部电影重在表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父子关系的重新定位与再平衡;《喜宴》表现的是特殊情境下东西方婚姻文化与性文化的冲突;饮食男女》则通过饮食文化探讨了父女关系和家庭中的代际关系。在这三部电影中,各种问题与矛盾到最后基本上都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开放式解决,也表现出了李安作为新生代导演在文化与精神方面的探索。



一、父亲三部曲中家庭伦理与文化冲突的解读

1、父亲与子女关系的冲突

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富裕的物质能够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然而,儿女的温情却不像中国人,美国人很难接受上一代人与自己同住。在美国法律中,儿女是直系亲属,生儿育女的父母却不列为直系亲属,这对传统的孝子贤孙报亲恩的中国老人来说,无疑十分可怕,夫妻二人对老父亲同住的争执无疑正是东西方文化的一大冲突。在描述东西方文化冲突的镜头中,李安通过十分钟的镜头语言就展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传统气息浓厚的父亲,西方环境下长大的妻子,二人在有限的家庭空间内鲜明的凸显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和对比。尤其是深受美国生活方式影响的妻子,根本无法接受朱师傅的到来并与他们住在一起,从人物的台词环境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身为作家的妻子在父亲介入他们的生活环境之后,根本无心工作,而想要与儿子媳妇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父亲,也遭受了无聊生活的考验,颐养天年享受承欢之乐的梦想成为了泡沫。妻子玛莎极力奉劝老公让父亲去住老年公寓,这种在美国十分普通的文化理念却遭受到了剧烈的反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儿子根本无法接受如此大逆不道的选择。



2、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冲突

《喜宴》中集中体现的性文化凸显了东西方的冲突,中国认为传宗接代是大事,借由婚姻繁衍生息不仅仅是生存的根本,也是践行文化孝道的表现,这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也是为何伟同父母坚持逼迫他早日结婚的原因。影片中以明线出现的伟同父母一直围绕儿子结婚生子




的问题执着的进行着他们认为的帮忙,催促结婚、干涉婚姻、决定婚姻仪式,足见传统的中国父母是多么热切与强势,却不知身为同性恋的儿子伟同与恋人心中的苦楚。片中以隐线方式出现的赛门父母是另一种极端,他们在美国自由开放的社会风气下生活,对于儿子的婚姻与感情问题观念上表现得十分开放,赛门从头到尾没有来自家庭逼迫的压力,一同生活的两个恋人,在家庭当面遭遇了两种极端,不能不说是一种黑色幽默,性文化冲突在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3、家庭结构与解构的冲突

影片本身正如同电影名字一样,在饮食男女两条主线上推进,其中饮食是总脉络,家庭中众人的男女关系是小分支,在冲突与矛盾中层层推进。父亲的传统美食文化受到快餐文化的冲击,三个女儿的爱情与生活受到来自社会的冲击,父亲与儿女们的矛盾关系也让这个家庭如风中烛火一样飘摇,几十年来辛苦维持的家庭好似随时会崩溃。家庭解构的威胁同父亲的味觉丧失一起,意味着他统辖下几十年的家庭面临分家,东方传统被一步步的摧毁瓦解,家庭解构在即。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父亲毅然选择卖掉房子,选择与邻居互结连理,传统家庭文化失去了生存的载体,开始瓦解。但是在随后转变中,父亲以一种崭新的选择完成了家庭从解构到重建的转变,他寻找到自己的情感与归宿,儿女们也可以毫无牵挂的转移生活重心,传统完成了向现代的转变。



二、李安的父权文化观剖析

1、严谨的伦理观念

父亲三部曲中对于东方传统伦理观念的描述非常多,这些描述均通过父亲视角予以完成,比如《推手》中父亲对三代同堂、天伦之乐的渴望,《喜宴》中父亲对同性文化的排斥,对传宗接代的强烈需求,饮食男女》中对于家庭完整和睦的辛苦维系,这些都是以父亲为代表的传统严谨文化伦理观念的表述,尤其是在《喜宴》中,这种需求和表述更为强烈。以东西方两性文化为主要冲突表现的《喜宴》,在全篇表述中都紧紧围绕着父母强烈的传宗接代这个诉求,比如父亲对准儿媳的选择,在看到画家威威时第一印象就是一句话好,能生能养,在之后的故事中,父亲的注意力一直聚焦在香火继承上。在描述自己过去生活的时候,父亲言语中吐露出虽然他是因为逃婚才离开家,但是最终还是听从父亲的吩咐,在海外传承家族血脉,传承香火,这也是为何他对儿子的诉求如此坚持且强烈。



2父权文化观与儒家文化

父权文化观是东方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威权文化,在电影中父亲无上的权威多有体现,正是传统家庭中的家长权威,子女对这种权威的无条件服从即是孝道的表现,由此形成了权威崇拜,无论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还是对父母要求的践行,都是一种应尽的义务,这正是儒家文化中典型的父权文化观。在三部电影中,李安有一个共同的描述点就是分家。在传统儒家文化中,家庭是一个人的根基与核心,他的成长与成熟都与家庭密切相关,家庭构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也是东方传统文化中十分典型的特色,在《推手》和《喜宴》中,李安都描述




并展现了东西方家庭文化观的异同,尤其是《推手》,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十分剧烈,饮食男女》则是以隐性的分家的方式描述了这种矛盾。



3、李安的近期作品探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根据扬·马特尔风靡全球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好莱坞华人导演李安执导,影片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原创音乐4项奖项。这部影片是李安导演的一部巨作,但是与父亲三部曲比较来看,虽然在故事上不是以一位父亲的身份来描述,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还是看出了父权文化观的体现。比如,派的家庭是开动物园的,派小时候有一次看到老虎后,深深的被老虎所吸引,并渴望和他玩耍。这一点当父亲知道后,父亲没有主观的去制止,而是选择让他看到老虎是如何凶残地吃下一头小羊。从此老虎在派的眼中变成了邪恶的化身,直到全家在海上遇难后他与老虎共同度过227天相安无事的经历。这一点不难看出父亲的教导是多么的聪明而伟大,也突出了李安的父权文化观



三、结语

父亲三部曲从传统家庭观、伦理观念、性文化和婚姻观念等角度描述了东西方文化在特殊情境中的融合与碰撞,展现了李安鲜明的恋父情结对传统严谨的伦理观念的重视以及对父权文化与儒家文化的交汇融合解析,展现出导演内心与父亲这一角色之间依恋、冲突纠缠难解的心理状态。李安着重突出和描绘父辈的需求与情感,通过塑造智慧、威严、东方文化底蕴深厚、大智若愚的父亲角色展现了儿女们对理想父亲的依恋、对现实强势父亲的反抗与排斥,最终表达了父权文化下父辈们以压倒性的强势使儿女变为被驯服的对象,成为儿女们难以逾越和消除的自我,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完成了东西方文化融合氛围中父权文化的生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a1f958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