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汇总19套试卷】

2022-06-16 12:58: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汇总19套试卷】》,欢迎阅读!
巴东县,恩施市,试卷,湖北省,重点中学

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CO 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电子都是带电的微粒,选项A逻辑不合理; BCO 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因为分子构成不同,选项B逻辑不合理;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比如浓硫酸稀释放热,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逻辑不合理;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选项D逻辑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逻辑推理,做题的关键是举出反例。 2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答案】A 【解析】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参加反应的



分子的个数比是2:1

A.根据模拟模型可知,反应前有两种分子,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分子,即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正确;B. 反应后出现了一种新分子,即该反应有1种生成物,此选项错误;C. 根据模拟模型


可知,每个生成物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D. 根据模拟模型可知,反应后有1



分子的个数比是62=3:1,此选项错误。故选A

剩余,所以参加反应

3.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合理的是

A.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加足量的铜粉过滤

BHCO3-Fe3+NO3-Na+四种离子可在pH=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C.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 D.用一种试剂能把稀硫酸、NaOH溶液、B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 【答案】D 【解析】

A、铜粉不和硫酸反应,无法除去硫酸。A错误;

BpH=2的溶液属于酸性,溶液中富含大量的H+。而H+HCO3-结合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无法共存。B错误; C、碳酸钙难溶于水,而氯化钙能溶于水。分离两种固体物质,可以加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碳酸钙固体,随后蒸发溶液,从而得到氯化钙晶体。C错误;

D、稀硫酸酸性,氢氧化钠溶液碱性,氯化钡溶液显中性,可以使用石蕊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D正确。 故选D

4.下列选项中涉及的原理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变黑 【答案】A 【解析】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用烧碱除去二氧化碳,是因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成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用烧碱溶液除去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




At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 B0时,三者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cba C20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D.将t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

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故A正确;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三者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cba,故B正确;

C20℃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变化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误;

D、将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以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6.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C.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H2O——该物质一定由CH两种元素组成

D.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水——实质是氢离子(H+)与氢氧根(OH-)结合生成了H2O 【答案】C 【解析】

A. 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选项A正确; B.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选项B正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b7ca30ee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