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赏析·王维

2022-04-21 19:1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鹿柴·赏析·王维》,欢迎阅读!
王维,鹿柴,赏析

鹿柴·赏析·王维

鹿柴·赏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诗。诗中描写了鹿柴附近空山深林中傍晚幽静的景色。

“空山不见人”,诗人首先写到在空旷的山谷中没有人的踪迹,反映了环境的空旷寂静。在诗人的感觉中,这里看不到人,所以仿若有种与世隔绝、虚无缥缈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的产生就是因“不见人”这三个字将空山的意境具体地表现了出来。

“但闻人语响”,也许只读第一句这种意境并不是很突出,甚至有些死气沉沉,但是,这第二句写到只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这样这种寂静就被打破了,一个“但闻”表明在这个空寂的山谷中偶然会传来人声。而这偶尔的人声在这样一个空旷的山谷中显得很弱小,这就

1 / 3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越发显得山谷的幽深寂静。空谷传递声音,越体现空谷的空旷,空山中的人语声,却越显得空山的静寂。待人语响过,整个山谷又回到了空寂。第一句是正面写空山之静,那么第二句则是以动衬静,从侧面进一步烘托了空山的静。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第三、第四句主要写了深山密林中的景色。夕阳返照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树林,静静地照在青苔上。“深林”“青苔”本来就多是不见阳光,体现了寂静、幽暗,而诗人却特别选择林间投射下来的返景,刚读来感觉有这样一抹阳光,应该是给这个寂静、幽暗的环境增加了几分生气,不再那样幽暗了,但是细细读来,在这样幽暗的环境中,只有一缕阳光星星点点地洒落在青苔上。这星星点点的日光和整个幽暗的大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等到落日隐没,那么整个深林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暗,而阳光是微弱的也是暂时的。点点日光反倒使这幽暗的氛围变得越发宁静、幽暗了。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充分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人声反衬空山之静,用阳光反衬密林之暗。在冷寂的环境中掺入一点暖意,却越

2 / 3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发使这冷色调更冷了,使空山中空旷幽深的环境更加突出。诗人笔法细腻,将诗文变成了一幅恬静空寂的画作,真是精到。 【后人点评】

明人桂天祥:不言处反胜有,言复不佳。《批点唐诗正声》卷十八)

3 / 3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d69cf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