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

2022-05-30 02:2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素质教育》,欢迎阅读!
素质教育



浅谈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重点。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本文讲了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与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素质教育的策略。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才能促进素质教育

标签:素质教育 学生 个体主动浅谈素质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支撑工业繁荣和进步的主要基础是教育科技的进步。教育的进步,就没有先进的人才,没有先进的人才,就不会有先进的工业和发达的技术。国内现在主要提拔人才的措施是考试,既然现阶段高考选拔一时难以完全取消,那么就要创造出既能体现公平信度、又能革除高考取人的新的人才培养机制。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1)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2)素质教育的特征 第一,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第二,素质教育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有的定义虽然只提到人的发展,但并非是不考虑社会需要,而是针对应试教育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偏向而突出强调人的发展。第三,在某种意义上,素质使人联想到潜能。这些定义都主张充分开发智慧潜能。第四,不仅主张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而且主张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素质教育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素质教育策略 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发展教育

1)打破旧观念,学生作教育的主人 重视教师的主人翁地位。传统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教师往往处在上至教育部、教育委员会等行政管理官员的监督之下,下至来自学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的直接领导、约束之中。于是,教师疲于应付种种检查、评比,不仅难以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关心。学校要想成为真正充满关心、富有人性化的场所,首先要改革传统的官僚型教师管理模式,实施以人为本,教师为本的管理策略。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维护其主人翁地位,激发其创造意识,提高其自我价值感,从而使教师和整个学校的发展融为一体,促进素质教育的长足进步。

2)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张扬学生个性

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有利于素质教育开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054101ac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