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2022-04-30 18:3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咬文嚼字》,欢迎阅读!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 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有着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朱光 潜先生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 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 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还认为韩愈之是否优于贾岛之也值得商榷。 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 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 我采用比较简单的三步教学法:整体感知——分析探究——拓展运用。它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又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直接进入到正题,了解 了作者赋予的咬文嚼字的新的含义,直接击中文章的中心。让学生豁然开 朗,原来咬文嚼字并不那幺艰深,自然就有了学习的信心。然后整体观照, 去探求作者的主要观点,并用观点段中的第一句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 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作为过渡,说明证明观点的方法就是实例,顺势进入对实 例的分析。学生比较活跃,也达到了我预设的效果,学生能在理解作者观点 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有所启示。听课的老师们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本想在分析实例的时候列举更多课外的例子,由于时间的限制,也只能忍 痛割爱了。另外,在分析第一个实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 观点,导致时间上的紧张,最后预设的讨论题没有完成,但我并不以此为遗 憾,因为讨论可以放在下节课,而学生碰撞出的火花是不能错过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3d278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