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相融,促进学生提升写作素养

2022-07-28 07:4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写相融,促进学生提升写作素养 》,欢迎阅读!
读写,素养,提升,促进,写作

读写相融,促进学生提升写作素养

作者:黄荣荣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21年第11

阅读与写作彼此相依、相互影响,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提升写作能力。阅读能为写作提供源头活水,写作能加深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内化。在传统的读写教学中,教师重阅读轻写作,割裂了读写之间的关系,运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审视当前的读写结合教学,教师缺少读写意识,没有加强阅读与写作的联系。教师很少运用教材中的写作知识指导学生写作,而运用模仿范文的方法,收效甚微。有的教师过于强调对文本的分析,却不注重写作手法的渗透,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写。有的教师没有指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精彩段落的习惯,导致学生的想法比较多,但缺少系统的训练,而且训练也只局限于文本,未能向课外拓展,不能写出思想深刻的文章。读写训练的形式单一,这是教师只注重语言、写作手法的仿写训练,而对于材料、结构、表达方式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导致的。如何提升读写结合的效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依托教材,让读写相互融合

教材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载体,教师要依托教材,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在写作教学中运用阅读知识,让读写相互融合。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边读边想,想象作者描绘的场景,学习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体会写作的妙处。教师要让学生诵读精彩片段,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不断提升写作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以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与感悟能力。如教学《家乡的习俗》,教师可以播放各地有特色的春节庆祝活动掠影,让学生结合《北京的春节》,说说有什么发现、什么是家乡的风俗、你的家乡有哪些民风民俗。可以让学生讨论:哪些风俗让你觉得特别?怎样介绍才能吸引人?如何才能将乡的风俗写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应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

教师可以依据单元主题,运用以读为主的方法,让学生品析重点语句,借鉴文本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揣摩词句,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还要强化读写方法的指導,让学生拓展阅读,并进行小练笔;通过导学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可以通过读写教学,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要指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讲述身边的事,最好能突出重点。

二、强化指导,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学完文本后,教师要指导学生练笔,通过具体的事例表情达意,从而达到强化情感体验的目的。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运用多媒体工具创设情境,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表达热情,获得更多的写作思路。

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懂文本,借鉴文本的写作方法,并安排有针对性的练笔活动,实现由读到写的顺利迁移。教师要找准读写的连结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顺利实现读写迁移。如教学《乡下人家》,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并说说文中写了乡下人家的什么?能根据课文的顺序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边读边想,然后说说感受如何,作者是如何描写乡村生活的,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教师可依托文本进行小练笔,让学生说说乡村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所学内容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但勿以范文替代指导,这样的读写训练才更加有效。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多写,促进其提升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教师可以推荐与写作内容相关的文本,让他们借鉴阅读文本中的写作技巧,巩固所学知识,并产生阅读兴趣。如教学《草船借箭》,可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教学《景阳冈》,可让学生阅读《水浒传》;教学《自相矛盾》,可让学生阅读《韩非子》;教学《军神》,可以推荐刘伯承的相关阅读素材。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阅读素材,比如低年段学生,可以推荐童话、寓言、儿歌等浅显的内容,以培养他们的美好情感;中年段学生,可以推荐他们阅读名著或者引人入胜的情节,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比如朗读、诵读、略读、精读等,了解故事梗概,把握重点。教师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阅读课,让学生能读有所获、读有所乐。通过师生之间的分享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丰富练笔形式,提升阅读效率

教师可安排练笔活动,以加深学生对写作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发挥以写促读的作用。 可以指导学生缩写,以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的能力。学生阅读文本时,要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在缩写中分清主次,清楚哪些内容要重点写,哪些内容可以不写或略写,让所写内容符合要求。

也可以指导学生续写,最好能循着作者的思路续写,也可以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学生的续写要有再创造的空间,然后通过补写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学生在续写前,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确写作主题,围绕文题写作。

还可以指导学生改写,人称、体裁、内容都可以改变,但要保持文章的主旨不变。学生可以尝试改变人称,换个视角叙述故事,以更好地融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情感。


可以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扩写,充实文本内容,真实地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文本的留白处能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补写,填补留白的内容,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指导学生从材料、结构、写法等方面仿写,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仿写,解决了写作素材不足的问题,让作文的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吸引人阅读。很多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学生可以仿写其结构,走出固化的三段式写作困境。学生可以仿写描写、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严密、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描写更加生动。

总之,教师要将读写结合起来,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提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8e122400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7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