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2022-08-14 11:04:4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青春舞曲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下册,教学设计,舞曲,年级,青春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课题 青春舞曲 学习 目标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1.能够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青春舞曲》

2.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音乐文化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重点 1. 使学生理解和理解所学歌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

2.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特点。

难点 1.通过欣赏歌曲,感受其中的妙处。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师:说说你心目中新疆的样子吧。 播放新疆的图片并介绍新疆的相关知识。 一、新疆的男女服饰 二、新疆的土特产 三、新疆的民族信仰

讲授新课

一、播放音乐,让学生聆听。 二、介绍搜集者。 王洛宾(1913-1996)搜集。

1939年,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在对西部音乐整理时,搜集到这首新疆民歌,后将它改编成汉语歌曲,收录在《掀起你的盖头来-西部歌王王洛宾和

聆听《青春舞曲》

对歌曲搜集者解。



播放歌曲让学生欣赏,同时让学生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

学生活动 思考新疆的样子,理解新疆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

的相关知识。 生更好地理解歌

曲的内容。

他的歌》《百歌颂中华2》之中。他创作过很多描 写西部的歌曲《达板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 《在那遥远的地方》等,有“西部歌王”的称号。

三、歌曲分析。 1.创作手法



这首《青春舞曲》采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使一、二、四句在格律上基本相似,而一、四句完




全相同,第三句的格律完全不同,使这首歌有一种别致的韵味:看似简单之极,但却琅琅上口,欢快明亮。

2.重复



考、回答歌曲



通过问答、介绍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学习。

通过乐器弹奏及乐器知识讲解丰

重复是民歌创作口头性这个特征的具体表现,分析的相关问《青春舞曲》中反复重复“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这种重复非但不让人感觉到多余,反而让歌

题。

曲在音韵上更加流畅圆转,表达上更加通俗明白、 易唱易记、别有趣味。

3.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 旋律:优美、动听 节奏:明快

4.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活泼、欢快、充满活力 5.歌曲中的人生哲理。



珍惜光阴,立志成才。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四、学唱歌曲。

1.说一说旋律中使用了哪些音? 使用了哪些节奏型?

2.说一说32713217 之间的细微差别 3.跟旋律轻声哼唱歌谱(用“LU 4.演奏乐器: 竖笛:

竖笛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从中世纪起开始使用,它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十六至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



曲。

理解竖笛的相关知识,练习竖笛指法,并用竖笛弹奏这 首歌。


用竖笛弹奏一下这首歌吧!

竖笛指法:6 7 i 指法连接练习( 6 7 i 指法连接要流畅)

3.活动:创编舞蹈动作。

全班分成几个小组,为这首歌创编舞蹈动作并表演。

拓展提升

特色乐器:热瓦普

热瓦普也写为 热瓦甫” ,流行于我国新疆维吾尔族及塔吉克族地区的拨弦乐器。

发音明亮柔和,音量较小,音色委婉细腻,优



动。

富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解热瓦普这

以教材为基础,想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

种民族乐器。 兴趣。

美抒情。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对美丽的新疆有了一些理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人生中能够珍惜青春、珍惜时间,有一个美好与精彩的人生。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喜爱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a3ecfc2f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