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七》的原文及翻译注释

2022-08-14 17:1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七》的原文及翻译注释》,欢迎阅读!
八首,感遇,注释,原文,翻译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七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七》注释 青阳:春天。

林卧:隐居山林。无始:指太古。《庄子列御寇》:“故至人者,归精神于无始,而甘冥于无何有之乡。

:,凋零。时晦:犹时暮。

鶗鴂:伯劳鸟,仲夏始鸣。《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鸿荒:上古之世。 巢居子:隐士。

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初唐诗的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关心国事。24岁时举进士,直言敢谏,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两次从军,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有较深的认识。后因父老解官回乡,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陈子昂的诗全集栏目。()

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陈子昂死后,其友人卢藏用为之编次遗文10卷。今存《陈伯玉文集》是经后人重编的。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七》繁体对照 感遇詩叁拾捌首其柒




白日每不歸,青陽時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臥觀無始。 蟹嘉瘯r晦,鶗鴂鳴悲耳。 鴻荒古已頹,誰識巢居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d9c820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