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以古典诗歌群文阅读教学为例

2023-01-18 01:32: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以古典诗歌群文阅读教学为例》,欢迎阅读!
群文,古典诗歌,教学,阅读,语文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以古典诗歌群文阅读教学为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关系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限制了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选取了群文阅读进行阅读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作为群文教学的起点,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学习,发散语文思维,高效的吸语文知识,提高理解能力。本文以古典诗歌的教学为例探究群文阅读教学在高语文课堂中的实践情况和价值评价。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古典诗歌

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课内外阅读结合,丰富群文阅读的内容

教师在古典诗歌课堂教学中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首先就需要恰当的选择阅读材料,可以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丰富群文阅读的内容,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课外的阅读材料也能起到一定的解释说明、补充等功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结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一教材内容,选择《塞下曲》等课外古诗词,开展群文阅读。在课前教师可以设置问题:阅读三首古诗词,感受三位诗人笔下的英雄人物的描写,并谈一谈异同之处。利用这一问题将学生高效的导入到课堂的群文阅读中,进行阅读、分析、讨论、交流。《念奴娇》中周瑜年少有为、胸襟广阔、英姿飒爽;《永遇乐》中辛弃疾表达了对孙权的钦佩,以及英雄老去的感慨;《塞下曲》中则描写了李广将军的神勇。学生通过阅读课内的古诗文,对古代的英雄产生了新的认知,再结合课外材料,丰富学生的见解和认知,并学会辨别古诗词的类型、风格,结合诗人的写作特点综合分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设定恰当的阅读主题,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主题是群文阅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师需要根据本次课堂的教学内容合理的设置阅读主题,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参与到活动中阅读分析,分享自己对阅读主题的看法,并提供自己所搜集的资料,提高群文阅读的效率。教师也可以根据单元内容,将单元主题设置为群文阅读的议题,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教材内容,高效的吸收教材知识。

例如在学习必修四词别是一家这一单元的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将课堂的阅读主题设置为:那些年我们遇到过的词牌名。在课前布置好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带入到课堂中可以用于小组交流讨论中。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这一主题引进本单元的四首古诗:《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为学生介绍词牌名的由来,以及不同类型的词牌名所代表的含义。引导学生阅读古诗词,了解四首古诗词大致的内容和风格。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分析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四首古诗词属于婉约派,四个词牌名也属于婉约类型。询问学生之前学习和课外阅读中遇到的词牌名,并带入到课堂中分析这些词牌名的特点,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词牌名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词牌名的特点分析古诗词的内容特点,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阅读中高效的吸收教材内容中的知识信息,推动群文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分类阅读,层层递进


诗歌与诗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诗歌类型、诗人等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类,引导学生进行分类阅读,层层递进,丰富学生对诗歌的认知,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时,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写景诗,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手法、风景的描写特色、诗人情感等等,将古诗内容合理的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引导学生总结每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李白这一浪漫主义诗人的写作风格。在阅读推进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自行分析古诗的描写特色、思想感情等,加深学生对李白的认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评价 (一)实现了对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培养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整合了现有的教学资源,构建了一个完善的诗歌教学系统,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阅读分析,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结构化思维,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探寻问题本质,提炼阅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这一思维开展高效的阅读,根本文本特点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整合相关信息,从而理解诗歌内涵,提高思想境界和语文核心素养。 (二)提高了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群文阅读的实践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更多地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探讨,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路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纠正学生存在的一些错误,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鉴赏方法,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强调整体性的作用,通过整合不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应当注重阅读材料和主题的恰当选取,巧妙的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推动阅读教学的进程,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吴相久.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以古典诗歌群文阅读教学为例[J].新课,2020,(3):78-79.

[2]邓燕林.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 ——以古典诗歌群文阅读教学为例[J].新课·下旬,2018,(11):73.

[3]王兴桑.高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海南:海南师范大学,201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173e3b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