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4)张敬忠《边词》赏析

2022-12-08 08:1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鉴赏(4)张敬忠《边词》赏析》,欢迎阅读!
张敬,古诗词,赏析,鉴赏,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注释】 五原,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 【作家素描】

张敬忠是初唐一位不大出名的诗人,官监察御史,以文吏著称。开元中,为平卢节度使。《全唐诗》仅录存其诗二首。据《新唐书·张仁愿传》记载,中宗神龙三年(707),张仁愿任朔方军总管时,曾奏用当时任监察御史的张敬忠分判军事。这首《边词》,大约就是他在朔方军幕任职时的作品。





【精篇细品】

首句中的五原,地处塞漠,北临大漠,气候严寒,风物荒凉,这地方的春天从来都到得很迟,所以说五原春色旧来旧来二字,既显五原的荒凉寒冷自古至今是这样的,又表明诗人对此早有所闻。这一句是全诗的总纲,后面的三句就是对春色之来迟进行的具体描绘。

二月垂杨未挂丝。每年到了二月,光秃秃的垂杨还没有吐叶挂丝。仲春二月,内地已经是桃红柳绿,春光烂漫,这里却不见一丝春色。柳色向来是春天的标志,诗人们总是会在柳色中首先发现春意,发现春天的脚步、春天的声音和春天的身影。张敬忠也是抓住垂杨未挂丝这个典型意象,非常精炼传神地写出边地春迟的特点,让人仿佛看到在无边荒漠中,在凛烈的寒风中几株垂柳摇曳着光秃秃的空枝。


三四两句仍紧扣春迟写边地风物,却又另换一个角度。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到如今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才隐约可闻,想那长安城却已是姹紫嫣红花开过了。河畔冰开,长安花落,暗示时令已值暮春。在荒凉的北边,到这时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虽已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春天的色彩却仍然未见,而都城长安,这时早已春意阑珊了。这个对照,不仅进一步突出了边地春迟,而且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河畔冰开,带给人的是对春天的展望,春天毕竟要降临。



【特色指要】

本诗散起对结,别有特色。尤其是结联用一意境贯串、似对非对的流水对,让人感到作者是用一种坦然的态度对待色旧来迟垂杨未挂丝的景象。在河畔冰开日长安花落时的工整对仗之前,分别用即今便是这样轻松流畅易懂的词语勾连呼应,构成了一种顾盼自如的风神格调,实是典型的初唐的风格。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贾至的《春思二首(其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二首(其一)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本诗一、二句是怎样写的?试简要分析。

2)本诗立意新奇、遣词巧妙,请结合三、四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1afbf5a5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