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中“跂”字的读音辨正

2022-03-29 11:5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劝学》中“跂”字的读音辨正》,欢迎阅读!
辨正,劝学,读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劝学》中字的读音辨正

作者:戴蓥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3年第12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儒家先知荀子在《劝学》中以学不可以已来告诫弟子们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因为只有锲而不舍的学习才能使自己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两千年以后,再度仔细研读这一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我们可以有一些更细致、更深刻的探讨。 近日在研读《劝学》时,笔者发现文中那句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中的字,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太一样的注解。

首先是在我们平常使用的苏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的课文中,字的注解是:【跂()】踮起脚后跟。然后是笔者在翻阅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的课文时看到,字的注解则为:【跂()】提起脚后跟。随后,笔者发现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1中,字的注解跟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一样的。但是,同为苏教版新课标高中教材的《〈史记〉选读》节选的《高祖本纪》中有句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的句子,书中对于字的注解则是:【跂()】踮起脚后跟。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字前后各处的注音并不相同,这实在令人疑惑。那么,到底注音为何呢?

笔者首先查阅了王力先生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在该字典中字的读音有两个:1.qí2.qì。其中所援引的例证即为我们所讨论的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而在同为商务印书馆所编辑的《古代汉语词典》中,字注音也有两个:1.qí2.qǐ(又读)。意为踮起脚后跟。其中所举的例证还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一句。但是,在翻阅《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8年)时,笔者发现其中却只将字注音为

于是,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这一问题,笔者又先后查阅了其他的权威辞典。

如在《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四册,P2991)中,字的注音就有三个:1.qí2.qǐ,义项四踮起脚尖。通。《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3.qì,义项五垂足而坐。见跂坐。【跂坐】垂足而坐,脚跟不着地。《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横刀跂坐,问询等:发丁可得几人?库见有几钱物?’”随后,笔者在翻阅《汉语大词典》和《辞海》时,也发现了字的注解与《辞源》同义。至此,笔者不禁又产生了新的疑惑,字与字两个字究竟是何关系呢,以及字的读音到底是什么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32c3b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