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跂”字读音释疑

2023-03-15 10:0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跂”字读音释疑》,欢迎阅读!
释疑,读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字读音释疑

作者:李超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文2012年第12

课文《劝学》篇中吾尝跂而望矣的注释为“qì,提起脚后跟。然而,《〈史记〉选读》中《高祖本纪》日夜跂而望归则注释为“qǐ,踮起脚跟。一个意思,同一系列教材,为何会有不同注音?是编写的讹误,还是本就有着不同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注有两个读音:。音意为抬起脚后跟站着,例词为跂望。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也是以上两个读音,且音意为踮起后脚跟,例句就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似乎可下定论了,但为何会有如此义项?继续深入探究,就会发现问题出现了。 汉许慎《说文解字》说:跂,足多指也。从足,支声。即本义是多出来的脚趾,而本没有踮起脚跟的意思。那么为何此字会产生了我们所探求的义项呢?《汉语大字典》有五个注音:zhī。音意为垂足坐。而音注为,踮起脚跟。例为《诗·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马瑞辰通释:此诗即企之假借。对于,《说文解字》明确:企,举踵也,从人,止声。又《汉语大字典》解释)有踮起脚跟义项,例为:《汉书·高帝纪上》:日夜企而望归。由此可以找出意为踮起脚跟是由通假而来。

通假说在其他资料皆可查证。商务印书馆的《辞源》释,音时注为踮起脚尖,通’”,例为:《史记·高祖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正是课文原句。音词条跂望注:举踵翘望。《诗·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三国··董昭传》:然朝廷播越,新迁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辞源》对的注解为:踮起脚跟。《汉书·高帝纪》:日夜企而望归。《史记·高祖纪》企作由此看出,《史记》《汉书》语句相同,只是用字不同,但语义是相通的。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古汉语字词典》亦有“qǐ,踮起脚后跟的解释。

《说文解字·序》中明确: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自叙》中说:声之所比,而假借生焉……不知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不明古音者,不足以识假借……”通假字的读音和被通假字的读音本来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因为语音的发展,一部分通假字在现代汉语里的读音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已经不同了,在古文中,通假字应读作被通假字的字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28338e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