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2023-12-05 01:14: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题西林壁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西林,反思,教学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是XXX在宋代所写的一首游记诗。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的景色,后两句探讨了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我的教学思路包括:复背诵导入、揭题解题、了解作者、吟古诗并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拓展知识、背诵古诗。虽然教学过程较为清晰,但我认为古诗词的教学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但令我惊喜的是,大多数学生都能熟练地朗读和背诵全诗,这增强了我的信心。



在教学《题西林壁》时,我让学生一起朗读这首诗,然后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理解诗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体验诗人的感受。我采用同桌互相交流的研究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然后让学生模拟表演,自己坐在教室里,是否能看到整个教室的面貌。这样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更容易理解诗中所蕴含的道理。我用幻灯片展示了作者在不同角度观看庐山时的景象,使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深刻。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古诗重在诵读和积累。要让朗读真正走进课堂,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如小组读、自由读、比赛读、全班读等方法,读出诗句的语言美、音韵美、韵律美,从而增强语感,以读促悟,感悟诗句所蕴含的情感,达到积累语言的效果。同时,我的语言激情不够,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课堂气氛有些死板。如果我的语言能够激情四射,收放自如,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也会跟随我的语言抑扬顿挫,展现研究的热情,主动地研究,这样研究效果就会更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4d9bf868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