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六国论的比较解读

2022-05-03 13:37: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苏六国论的比较解读》,欢迎阅读!
六国,解读,比较

一、三蘇六國論的比較 三蘇 蘇洵(老蘇) 蘇軾(大蘇) 蘇轍(小蘇)









主旨 申論六國「 」而由「 」而論六國久分析六國滅亡之因,

亡,用「 存而秦速亡的原因。 提出六國應該團結抗

的手法呼籲宋不可從六秦。

國破亡之故事比起蘇轍的六國更具意義深度。

結構 扣緊主題,深入論證,文字冗長,結構鬆散

結構嚴謹,較平板。 絡清晰 六國批判尖銳,融舊鑄新 似是而非,強詞奪理。

以史論史,論證平篇中實。

語言風格

風格 古勁簡直,有「 ,才氣縱發為文章,

之風。 橫。 二、借古諷今(六國與北宋相似之處)

六國 北宋

外敵名稱 屢遭「 」侵襲

屢遭外族「 」侵擾 對外政策

以「 」奉外族

政策損失 賂秦所失之地較戰敗所失之地

獻歲弊的損失較戰敗引起的損失

政策效果 羨地只換來「 獻歲幣為一時的苟安 政策影響 暴秦貪得無饜 外族貪得無饜

失敗原因 未能「 朝廷上下未能「

總結 忍辱求和,苟且偷生,步向滅亡。





三、借古諷今(六國與北宋相異之處) 六國

北宋

地位

國勢 六國任何一國實力都比秦國弱 國存較西夏、遼強





四、時代背景 君主

宋太宗 宋真宗

宋仁宗(慶曆二

宋仁宗(慶曆年)

三年) 採取宋初建國採真宗景德元年與

仁宗慶曆二年慶曆三年,政策

遼訂

又派使者向北宋 」請策,最後未能收 索求

和,北宋賜歲

宋每年必須給聊 幣。



白銀絹布並與遼

(包括今山西太

故宋太宗兩次征約為「 原和河北)的土遼,但結果都為北宋與遼再度 從此訂約。 對外政策從 」改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ba1e7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