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木工坊活动如何开展

2022-07-20 00:35: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幼儿园木工坊活动如何开展》,欢迎阅读!
工坊,幼儿园,开展,活动,如何

浅谈幼儿园木工坊活动如何开展

摘要】 陈鹤琴先生说过:"还原孩子生活本来的面目,给孩子生活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幼儿园木工坊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技能,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发展幼儿适应生活的能力 ,木工坊活动成为培养工匠精神的载体。 【关键词】 幼儿园、木工坊活动、开展

中图分类号: 6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5-046-02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提倡"工匠精神"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工匠,而是提倡每个人都要有专注、认真、坚持、专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有数以万计的"能工巧匠"将蓝图变为现实,可见全民"工匠精神"至关重要,培养"工匠精神"必须从"娃娃"抓起。 木工坊活动成为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做什么?怎么做?经历了一个不断"实践、反思、总结"的循环过程。

一、木工坊活动的意义

观山湖区第十一幼儿园以工匠小屋为依托,凭借幼儿园开展的木工坊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制作、工具使用、创意设计、空间想象、方位架构、体能意志、逻辑数理、体验感知、问题解决、合作互助、艺术表现、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培养专注、认真、探索、协作等一系列意志品质,促进其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学习品质,切合幼儿园匠心智造的发展愿景,培养有自信、善合作、尚品行、乐探索的时代儿童。 张雨晗在《课程游戏化思想引领下幼儿园创意木工活动创设的研究》中也提出通过木工坊活动提高幼儿的生活适应能力更能体现课程游戏化所倡导的"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核心理念。 二、实践研究 1.制度建设

拟定相关的制度,调动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确保活动保质且有序开展,定期召开木工坊活动研究会议。 2.理论支持

经查阅幼儿园木工坊相关参考资料较少,教师也没有开展的经验积累,所以实践前的准备至关重要。集合群体力量搜集相关文献阅读,主题式分享共读学习木工坊工具的使用方法,木工坊机床实操培训,木工坊操作规程培训,《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为活动实践做好前期的铺垫。 3.框架建构

以《指南》为基础结合五大领域拟定木工坊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组织教师研讨木工坊课程网络到各版块内容活动设计,自上而下的确定通过木工坊活动幼儿要达成什么目标,要开展哪些活动具体内容,统筹规划做好建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将收效甚微。

活动设计经历集体备课、多轮试教研讨、年级组木工坊优质活动展示、亲子活动、社区辐射,通过实践考虑幼儿活动的趣味性、有效性、操作性、安全性等等问题。 张雨晗在《课程游戏化思想引领下幼儿园创意木工活动创设的研究》中将活动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认知":即让幼儿认识各种与木工相关的工具、材料;熟悉了解每个工具的作用。第二阶段:"创作"即幼儿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根据教师所 提供的主题,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发挥想象力,利用工


具和现有材料通过合作完成目标作品的设计和制作。第三阶段:"组合与创意"即幼儿能够根据观察简易化的图纸,准确找到完成作品所需要的工具和木料,进行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最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已完成的木工作品进行上色、装饰等后期的创意制作。以此思路为参考,幼儿园活动内容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兴趣的激发:即通过欣赏、听故事、参观等活动激发幼儿对木工坊活动的兴趣,以小班为主。第二阶段是基础工具的学习和使用,利用基础工具如锤子、锯子结合现有材料创作一些简单作品,包括欣赏、组合、粘贴、工具使用,以中班为主。第三阶段是机床的操作及综合设计创造等。操作手部动作需求更精细的机床,结合班级主题开展活动,根据自己的简单设计图纸来完成自己的作品,以大班为主。

除此之外活动内容设计不是定死的,在有一定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教师们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兴趣来进一步调整。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了解木工活动,增进家园沟通配合的同时丰富木工坊活动的开展形式。 4.环境创设

木工坊活动 "软件"具备了,但是硬件不匹配也无法顺利开展,所以木工坊的环境创设也十分重要。工具到位:锤子、锯子、木刨、螺丝刀、台虎钳、不同型号的钉子、不同形状和材质的木制材料。规则到位:内部的区域划分、区域规则、材料标识及流程图制定、木工坊时间和人数安排。根据幼儿和教师使用后的反馈和实际需求不断对木工坊环境进行调整、修补、完善,利用木工坊活动的产出完善幼儿园的整体环境。 5.学习发展

教育随笔、观察记录、论文等方式促进教师对木工坊活动的关注和思考,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需求,提出木工坊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如林雪芹在《敲敲钉钉 锤炼智慧--记幼儿园木工活动》中关注教师在木工活动中的作用包括有计划地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工具、保障幼儿的安全、帮助幼儿展示作品、学会等待等等,不断学习发展,专业性更强地去引领幼儿,具更好地促进活动的调整和实施。

6.实施反馈

牛畅在《多维视角下的幼儿园木工活动评价研究》中提到现今木工活动质量并不高,并且缺少有效的评价。故从木工活动中涉及的关键要素出发,呈现出教师、家长及幼儿三类主体关于木工区配置、教师支持与指导、幼儿发展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四方面的评价结果。木工坊活动观摩研讨、阶段性反思小结、幼儿发展评价(学习品质)、家长问卷调查、家长评价构成简单的木工坊活动评价体系,合理化的分析活动有效性,提高木工坊活动的质量。

木工坊活动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发展的过程,教会孩子学会使用工具不是重点,我们培养的不是工匠而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所以木工坊活动开展都要围绕这个重心去思考和研究,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创新潜能,更好地协调孩子的动作技能,让孩子更加自主、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才是木工坊活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课程游戏化思想引领下幼儿园创意木工活动创设的研究[J].张雨晗.科学咨询(科技理).201711

[2]课程游戏化思想引领下幼儿园创意木工活动创设的研究[J]. 张雨晗.科学咨询(科技理).201711

[3]多维视角下的幼儿园木工活动评价研究[D].牛畅.四川师范大学201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60e087e5a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