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如梦令·一饷凝情无语》诗词赏析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2022-09-01 06:12: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之道《如梦令·一饷凝情无语》诗词赏析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欢迎阅读!
如梦令,无语,赏析,诗词,王之道

王之道《如梦令·一饷凝情无语》诗词

赏析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王之道《如梦令·一饷凝情无语》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如梦令·一饷凝情无语 宋代:王之道

一饷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赏析

一饷疑情无语,显然不是终日无语、整日销凝而是忽然间因触景生情而产生的惆怅。从次句看,很可能是因攀折梅花所致。这情形有类于《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从忆梅到


折梅,引起对远人的怀思有一个从无意到有意的过程。折梅与怀人有关,所来自远,南朝刘宋时陆凯赠范晔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故次句言手捻梅花何其意仍在怀思远人。何处二字则有欲寄无由的苦恼,梅枝,彷徨徘徊。

女子所怀何人,下句更有暗示。倚竹不胜愁系用杜诗《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句意,杜诗写了一位为丈夫所遗弃的妇人自保贞洁的德操品行。这里用以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离居的忧伤,和对远人一往情深的盼望。同时又沿用杜诗,以翠竹之高节拟人暗想江归路则进一步点出其人远人的踪迹,想当初,他从江头扬帆远去的,而此时也该从去路归来了吧!这句暗想联上凝情无语云云,又进一步通过状态表情,表现女子那深沉的思念,难以用言语表达。江头归路联上何处云云,又使人联想到唐诗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张潮)的意境,使人体会到她的内心之痴迷。

暗想江头归路到末二句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意象上有一个跳跃。两字字,可推知不是丈夫归来,倒是出外时的情景。那时,他就乘着一叶行舟在烟雨迷蒙的江头离她东去,那景象是如此凄迷,记忆又是如此犹新,令人难以忘怀。这种倒叙不仅使读者领略到更多忧伤,丰富了词人的内蕴;而且造成一种类乎汉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


此去的意境,既显示出女主人公企盼的失望,又增加了其性格的温润。

词人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张炎《词源》卷下)这首词的作者,注意措语用意的深婉,做到了句无闲字而有余意;结尾处所造想象中境界,亦饶悠悠不尽之韵味,故称合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62a187098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