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新等教授的个人简介

2022-04-01 09:58: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智新等教授的个人简介》,欢迎阅读!
王智,个人简介,教授

王智新等教授的个人简介



王智新教授

1975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先后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任教。1985年赴日留学,先后就读于日本国立千叶大学、国立东京大学。现为日本圣托马斯大学多文化共生学部教授,神户日本语学院院长。

社会职务:东亚教育化学会代表、国际教育学会常任理事、日本教育学会及日本教育行政学会会员兼《教育行政学杂志》编委、日本教师教育会会员、日本华人教授会干事、中华全国日语大奖赛组委会主任和评委会副主任、全日本华人华侨总会副会长。

学术活动与兼职:早稻田大学、东邦大学、名古屋大学、学习院大学、神户大学、宫崎大学、宫崎看护大学、山梨大学、山梨学院大学、东京学艺大学等日本大学和北京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大学以及美国、韩国等国家的著名高等院校兼职或任客座研究员。

学术研究与成果:《中日教育制度比较研究》1988年,日本泷泽书房)《当代日本教育管理》(1993年,山西教育出版社)、《解密 靖国神社》2005年,广东人民出版社)等二十余部学术专著、《如何全面认识日本》《日本教育政策的形成机制》《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与东亚关系》《徐福传说的流传与影响——探索东亚共同体的根源》等百余篇学术论文以及《人性的批判》1979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火鸟》1987年,四川文艺出版社)《紫阳花日记》(2008年,文汇出版社)、《太阳经济——日中共同开创世界未来》(2010年,东方出版社)等十余部译著。另外还参加了《国际教育大事典》《世界教育大事典》等的编撰工作。

吴侃教授

同济大学日语系教授,日语语言学硕士生导师,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日语语言研究

1976年于吉林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提升副教授,1991年提升教授。1995年被引进同济大学。其间于1979年至1981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1988年至1990年任日本千叶工业大学人文系副教授;20009月至20015月任日本同志社女子大学客座教授。1987年开始招收日语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07年开始招收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在第一线从事日语教学30余年,培养的学生中提升教授者达十余人,活跃在吉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民族学院、苏州科技学院等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日汉语双向翻译。主讲研究生课:语言学概论、日语语法学、日语词汇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主持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语教育项目“高级阶段教学法研究及教材开发”,与日本著名学者村木新次郎教授合作完成项目,并完成教材《高级日语》(1-4),该教材目前在全国各大专院校得到普遍采用。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日汉语对比研究”的子课题“日语词汇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日语词汇研究》1990年在日本出版的《中国语新语辞典》,出版时是日本唯一一部汉语新词的词典,得到日本的汉语教学者和学习者的普遍使用,目前已经出版了第五版。任主编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00出版的《实用日汉词典》,已经印刷了8次,台湾鸿儒堂出版社购买了该词典在台湾地区发行的版权。发表学术论文16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辞典、译著等共22部。



宋协毅教授

19847月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10月,赴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文学部大学院(研究生院)日本语言文化专业留学,1991年获硕士学位,1998年获博士学位。现任大连大学副校长(分管外事和对外合作办学等工作)、日本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宋教授目前担任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日教学研究会、中国日本史学会、中国商务日语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大连市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大连市政协常委,大连市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副会长等。宋教授还担任《日语知识》、商务印书馆《日语研究》等杂志的编委。主持省部市级课题多项,获省部市级多项奖项。主讲的同声传译课被评为大连市精品课程。

宋教授1986年与日本专家山本哲也先生一起编写教材,开设了中国大学日语专业的第一个《同声传译》课。在日本留学的11年时间里,一直在名古屋教授口译与同声传译课,培养了大批为中日友好作出贡献的口译人才。1999年回国任教后至今,也一直活跃在同声传译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第一线上。

宋教授出版的专著《现代日语补助动词研究》,获2002年《宋庆龄基金会》孙平化日本学奖励基金优秀著作奖。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日语重视过程之侧面》《準備期」与「過程重視」》等论文50余篇。2010年,与日本学者合著《日语敬语新解》,并执行主编及主编《日本文化论丛》、《日本语言文化研究》7辑,主编、主审、主译教材10余部。20059月,《新编日汉·汉日同声传译教程》(编著)由北京外研社出版,为国内众多院校使用,被评为2009年度省级精品教材,该教材的第二版也于20119月出版;主编的《中日韩对·现代日本事情》(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8月出版,被选为国家十一规划教材;主编的《大学日语听说教程》1-3册已由北京外研社出版,被列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音像教材。

迄今为止,宋教授先后在四川外国语学院、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大学、日本广岛市立大学、筑波大学、九州大学、日本大学、名古屋大学、山梨英和大学等日本大学、韩国新罗大学、檀国大学等韩国大学以及台湾政治大学等学校演讲,并先后主办7届中日韩日本语言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

本讲座将从同声传译的历史沿革、口译译员的基本要求、同传译员的基本要求、同传译员训练方法、同传译员培养模式等几个方面介绍相关的内容。






吴之桐教授

1964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先后在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任教,原中山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教授。任中国日本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山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学位审查会委员、广东省学术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外国言语部科)、“日语学习与研究”(北京)编集委员、 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 吴教授担任中山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期间,积极为年轻教师打造科研平台,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学位和推荐发表学术论文。同时,不断从海外引进高学历人才,为外语学院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吴教授的教学将语言与文化贯通,将宽度与深度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能力和思考水平,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主要论文:

1.孔子的“仁智统一”说及其现代价值 1996.4 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2.中西天人观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意义 1997 江苏社会科学

3. 1999 NEWSLETTER. VOL.XXVI/NO.2

4.日本近代生命文学论评述 1999.7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 5.中日法文化比较 2001 日本东洋大学《比较法》

6.从中日法文化的历时性比较看日本文化的基本结构 2003东北亚论坛(吉林大学)

7.现代日语助动词“た”的表义范围 1988 日语学习与研究

8.从语言的社会心理看“れる”“られる”的多义现象 1988 日语学习与研究

主要译著:

1.〈〈日本近代哲学选择〉〉 199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井上清原著 1998 商务印书馆 3.〈〈日本短篇小说选〉〉 1999 译文出版社

4.〈〈井上弘美中篇小说集〉〉 2001 作家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657e79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