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过程的移动智能终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超星学习通为例

2022-12-11 02:5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教学过程的移动智能终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超星学习通为例》,欢迎阅读!
通为,超星,智能终端,课堂教学,基于

基于教学过程的移动智能终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超星学习通为例

摘要:岁末年初,一场新冠疫情使得移动智能终端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宠,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使得教学思维的整体走向发生了转变。本文以学习通为例,介绍了学习通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应用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移动智能终端、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学习通 .引言

学习通是一款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教学助手,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即时反馈教学互动信息的平台。教师在云端创建的班课为基础,教师在班课中可以发布课程相关资源、开展作业、小组任务、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直播、答疑、讨论和测试等活动,学生加入班课,在班课中完成课程学习、签到、接收消息、测验、同步课堂、直播、下载课件、完成作业和浏览视频等任务。本文以学习通为例,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学习通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中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屡禁不止,虽然学校出台多项措施整顿课堂纪律却收效甚微,移动智能终端在此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将课堂中学生的手机从游戏变为学习机 (一)课前准备

任课教师与学生课前先将学习通app下载至手机,教师在app中创建班课并让学生加入 班课,教师将课程学习要求、教学进度、考试安排等资料上传至班课,便于学生对该门课程有初步的了解。每节课之前,教师将相关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网址链接、课件和作业案例等上传至资源库内,供学生课前预习,并通过发送课程通知告知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教师还可以根据预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给出相应的经验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班课中,教师可以看到每位同学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对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还可以通过提醒功能督促他们。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将其发送至答疑讨论区,师生可以在线对问题进行讨论,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并针对这些问题在课堂中进行重点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课中应用 1.点名签到

学习通中的签到功能运用一键签到手势签到功能可以迅速发现学生迟到、早退、缺勤情况,大大缩短点名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考勤的准确性;并且,学习通app有自动统计与管理考勤数据的功能,可以通过趋势图表反映一段时间内考勤情况,便于任课老师及时、全面掌握学情。 2.课堂提问

传统课堂中学生对教师提问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常常出现教师一个问题抛出来,学生立马将头低低埋下的冷场情况。利用学习通中的抢答选人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提问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方式与内容给予相应的经验值奖励,提高了学生在课堂问答中的参与度。 3.头脑风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课前学习答疑讨论区中的问题与教学重难点设计讨论题,在学习通的头脑风暴功能中发布,学生可以就题目在平台上畅所欲言,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做出反馈与评价,学生也可以相互点赞与评价,这不仅增添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 4.投票问卷

投票问卷功能可以自行统计投票结果,操作简单、便捷,便于教师快速掌握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通过反馈,有针对性的调整授课内容。此外,投票问卷功能还能运用于评教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投票结果总结经验,在下一轮教学中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后评价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中的创建作业功能布置作业并指定学生独立 或组队完成;作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等,完成作业可以 获得相应经验值,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置最晚提交时间,解决了传统课 后作业不交、迟交的难题。作业提交后,教师可以在app中随时、随地批改作业;且批改 作业也不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工作,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评价和学生互评的方式参与作业批改,实现了评价方式多元化。学习通平台还提供了测试功能,测试完成后系统将自动批改试题,并向教师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数、班级平均分以及分数分布,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测试的结果也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参考,形成学习过程评价。学生也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查缺补漏,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 三.学习通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智能手机作为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来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上课玩手机是被允许甚至鼓励的,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完全没有过得体验,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充满了吸引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学习通中完成任务可以获得相应经验值,经验值的数值和排名不仅对全班同学可见也是任课教师给出平时成绩的参考依据,让学生有成就感。第三,促进师生、生生的良性互动。传统课堂中,师生交流少,老师的提问很少有同学主动回答,更鲜少有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将学习通平台引入课堂教学后,师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各种互动,学生积极回答、讨论教师的问题,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反馈以便 时调整教学方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第四,实现学习过程的多元评价。在评价维度方面,学习通平台从考勤签到、回答问题、测试成绩、小组任务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四.学习通平台在课堂教学应用的反思 (一)教师方面

学习通的使用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教学不同,教师除了要备课,还要搜集大量的资源与信息,运用学习通平台合理巧妙的设计课堂中的各个环节,并在课余时间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互联网资源,积极投身到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浪潮中来。 (二)学生方面

虽然使用学习通平台进行教学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但仍需加强对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把控。因为在学习通平台的课堂中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这会导致部分自控力较差的同学顶着学习的名义在课堂中明目张胆的玩手机。此外,一些同学将学习重点放在经验值的获取上,投机取巧经验值,忽视了真正的


学习内容,使得实际学习效果不理想。这些行为都需要任课教师仔细甄别,督促学生及时改正。 五.总结

在信息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运用学习通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将移动智能终端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模式,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寓教于乐,更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有效性。智能移动终端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项目】本研究受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移动智能终端在陕西民办高校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立项号:XGH17237资助。

【作者简介】巩妮(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景区开发,旅游文化,讲师 ;宁伟(1985-),男,硕士研究生,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民俗文化,讲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6c05f43ac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