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思维的火花

2023-03-07 13:57: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呵护思维的火花》,欢迎阅读!
火花,呵护,思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呵护思维的火花

作者:项佳

来源:《课外语文·中》2019年第08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模式从关注教师的逐渐转向关注学生的。从学生的学习行为来看,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质疑能力还有待提高。本文旨在透过现象,寻找成因,站在学生学习的启蒙教育阶段,思考探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质疑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思索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在人的认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是现象,并且通常会产生疑问、探求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研究表明,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呼唤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笔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小学生的问题意识随着年级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浓厚,敢于发问。但是,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强,所提的问题往往只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常规问题多,有质量、能促进思维发展的问题较少。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学生口中为什么”“怎么做这样的问题逐渐减少。导致这样的现状产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1.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许久,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还是很深远,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许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教学行为还是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灌输多,学生主动学习少的情况。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知识权威性较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会扼杀学生思维的火花。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思考质疑的习惯。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的是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而不是追求问题的本身。在这样的学习动机驱使下,学生不容易在遇到困难时,刨根问底,思索探究。这样又会反作用于学生自身,时间一长,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逐渐减弱,也没有机会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求知欲特别旺盛的阶段,那么怎么保护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 笔者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做了几点尝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审题质疑,问题引领阅读

《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阅读课文的要求是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课堂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外,还需要指导学生感知文章的大意。一篇文章的题目与文章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学中可以教会学生审题质疑,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阅读中解决问题。这样的方法,使得阅读教学层次更为清晰,也给学生感知课文大意提供了抓手,更为学生问题意识的生成提供了可能。在教学二下部编教材《青蛙卖泥塘》一课时,笔者与学生一起从课题出发,提出问题:(1)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2)青蛙怎样卖泥塘?(3)青蛙卖出泥塘了吗?为什么?从三个问题出发,分层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文章的大意和传达的思想也就逐渐在学生眼前清晰起来。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成功的体验,这样的体验一定会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二)巧设留白,让思想起来

艺术需要留白,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也需要留白,在高效紧凑的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思维一个活动的空间,这样的课堂,就犹如白居易笔下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时,笔者在最后留给了学生一个问题: 你觉得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并仿照课文表达形式,出示了一段填空: 春雨是 ; ; ; ; ; ;,因为,春雨落在 ; ; ; ; ; ; ; ; ; ; ; ; ; ; ; ;

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实际,发挥想象,通过思考后,就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答案。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去思考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有新的收获。 又如,生字教学中,在教学字时,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组词覆盖,教师提问,还能组什么词语呢?学生没有更多的答案,教师指导学生可以使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积累更多的新词,学生在查字典后获得了颠覆、全军覆没、重蹈覆辙等这样的答案,一方面解决了问题,巩固了所学,扩展了知识,另一方面又收获了成功的愉悦。 (三)激活已知,小组合作促成长

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原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根据班级中大部分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班级中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了教师所教学的内容,或是通过预习,已经习得了教学内容,當然这部分的学生人数不多;一类是经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牵引启发能够习得教学内容,这类学生应占班级人数中的多数;还有一类是经过课堂学习,还是不能掌握教学内容,这类学生的人数也很少,这类学生往往学习习惯和能力较弱。所以,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活少数学生的已知,让这些学生在学生群体中发挥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个体的思维在小组合作中都能活动起来,促进学生的表达、求知欲、问题意识的发展。笔者推荐课外阅读《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狂动物城(第2级)》时,在班级中选出经典的篇章师生共读,每个小章节读完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内容从字词理解到情节。学生可以在小组中提出问题,由小组成员进行解答,再由小组代表把自己小组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出来与全班同学讨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生成新的问题、新的知识。并且在这样的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可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敢于提问,并愿意付出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

从各种教学实践中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学习氛围中多数都能做到敢问、想问,但是提出的问题往往缺少质量,没有价值,很多学生是为了提问而发问。首先,要呵护好学生想问、想思的火花,不能因为学生的问题缺少价值,就否定打击学生。其次,在教学中可使用教师示范、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善思”“善问

问题意识的形成一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开始,注重保护和培养,实践探究方法。这也呼唤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不断学习最新的教学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相信,不久的课堂学习,定会绽放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巧亮.小学语文问题意识培养初探[J].语文知识,201716. [3]丁薇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激发语文课堂活力[J].教育观察,2016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6d2c136f3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