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俗共赏》学案

2022-07-29 22:0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雅俗共赏》学案》,欢迎阅读!
雅俗共赏



《论雅俗共赏》学案

制作人:崔朝霞 杨光 田红霞

学习目标:

1、筛选有效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2、了解作者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独特认识: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3、了解作者丰富的积累、理性的认识。 4、理解雅俗共赏在今天文艺发展中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了解作者对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独特的认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准备练习 (一)填空

朱自清先生是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__、民主战士。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万字。主要有诗文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我》和《伦敦杂记》等。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台 )变 陈寅恪 李翊 柳耆 )卿 两橛 盗( 寒碜 2、解释下列词语或句子。

1)出奇制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蜂拥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水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尝试习题

1、找出标注社会发展的词语。

明确:唐以前,唐,宋,宋以后。

2、找出简述每个朝代社会发展特点的句子。

明确:唐以前“士”“民”等级分界严格;唐代安史之乱、门第垮台、“士”“民”分化、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禅宗化俗等;宋代印刷术发达,道家讲学等;宋以后“新时代”“新文化”“欧化的新艺术‘大众语’运动”“大众化”等。 3、找出每部作品、每种文体出现的时代及特点的句子。

明确:唐以前因为公文形式的雅,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唐代禅宗语录和传奇体现出许多口语化的倾向;宋代笔记小说、古文、诗、词、曲、诸宫




调、话本小说等走上“雅俗共赏”的路,但以雅为主;宋以后散曲、杂剧、戏文、章回小说、皮黄戏、白话文新文学、建筑、工艺品等表现为“雅俗共赏”“共赏”者以俗人为主。

三、自学课文。 四、尝试练习。

五、学生讨论,展示结果。 六、教师点评,订正答案。 七、第二次尝试练习。

请整理筛选出来的信息,填写下列表格。

外因 内因 外因

“士”“民”等级分界严格等 所涉文体或审美形式 所涉历史人物或著作

公文等

孟子,王充,陶渊明等





安史之乱,门第垮台,“士”“民”分化;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禅宗化俗

所涉文体或审美形式 所涉历史人物或著作

禅宗语录、传奇 韩愈等

《毛颖传》等





内因 外因





印刷术发达;道学家讲学等 所涉文体或审美形式

笔记小说,古文,诗,词,曲,杂剧,诸宫调,话本小说等

欧阳修,黄山谷,梅圣俞,苏东坡,柳耆卿等 《再次杨明叔韵》

内因

所涉历史人物或著作

外因

“新时代”“新文化”“欧化的新艺术‘大众语’运动”‘通俗化’运动”

所涉文体或审美形式

散曲,杂剧,戏文,章回小说,皮黄戏,白话文文学,建筑,风景,工艺品等。

陈寅恪,胡适之等 《三国演义》《水浒》《西厢记》《西游记》《红楼梦》等

内因

所涉历史人物或著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6ed8ae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