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2023-02-08 15:0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案》,欢迎阅读!
期中,试卷,语文,答案,年级



珠海新世纪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基础24分)

3. D 4 C 【解析】“质量”后加入“水平”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1) 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30字以内,标点符号计数)2分) 人们阅读国学经典有特殊的目的和作用。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以下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2分) 闻鸡起舞 弘扬 挑灯夜读 国学经典 华夏文明 传承 上联:闻鸡起舞传承国学经典 下联:挑灯夜读弘扬华夏文明

第二部分 阅读(4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10分)

6.解释加点的文言词汇。3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 (2)太丘舍去( 舍弃 ) (3)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解析】陈元方并没有喜不自禁。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二)陆元方卖宅(9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3分) A.曾于东都卖一小宅/于我如浮云 B. 是欺之也/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子侄以为言/我言秋日胜春朝 D.不尔/尊君在不

【解析】A./对于;B.表肯定;C.说埋怨的话/认为;D.表否定/同“否”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答案: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

3.对于文中的陆元方,有人说他傻,有人赞他好。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说话办事,诚实正直,这是十分可贵的。陆元方宁愿宅子卖不出去,也绝不去欺骗人,这种诚实无欺、为人正直的品质值得称颂。

(三)(10)

12.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3)

第一处:“母亲喜欢花……”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



1




明母亲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13.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4)

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14.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解析】文章并没有表现这一点。 A“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B“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C“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D.因为“我”的命运和“花”的命运紧密相连。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17分)

15.文章前七段围绕“童年”写了哪两件让“我”得意的事?(4分)

“我”攀上椿树用竹棍打香椿头;“我”为了得到铁蛋的糕片,攀上大三角枫树梢上取下鸟窝。 16.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按括号内的要求答题。4分)

(1)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结合语境,品味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芬芳的四月”指散发着纯净香气的槐花,表达了“我”对槐花的喜爱以及“我”攀上树梢的愉悦之情。 (2) 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鸟鸣啾啾”和“绿莹莹”分别有何表达效果?)

“鸟鸣啾啾”拟小鸟的叫声,形象且增加了音韵美,让人身临其境,表达了作者躺在树上的惬意之情;“绿莹莹”从侧面写出了树叶的茂盛,运用叠词,增加了音韵美。 17.文章第⑧段为什么要写“在树上吃的苦头”?(4分)

丰富文章内容;从侧面衬托了“我”对攀树的喜爱之情(或“在对比的事件中突出‘我’攀树的乐趣”);引出下文在树上小便的丑事。

18.文题“攀在树梢上的童年”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对儿时生活的怀念;攀树的得意之情;对树上快乐时光的怀念;对童年走远的淡淡忧伤;对家乡的怀念。

第三部分 作文(50分)

19.作文(50) 附加题(10分)

1【甲】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文章 【乙】文中的“A”是 2分) 2.任选一选段,结合内容分析该选段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4分)

示例一:【甲】文段中将动物的适性任情与人的噜苏做作、自命清高形成对比,讽刺了那些残暴、虚伪、谄媚的“正人君子”

示例二:【乙】文段中将衍太太鼓励小孩子冬天比赛吃冰与其他母亲阻止孩子吃冰的做法形成对比,突出了衍太太的道德败坏、自私虚伪。

示例三:【乙】文段中将衍太太对自己的儿子的严格与对别家的孩子的纵容形成对比,突出了衍太太的道德败坏、自私虚伪。

3.A”与【甲】文中批判的“人”是否也有共同之处?联系原著情节,谈谈你的看法。4分)

共同之处在于其虚伪。衍太太表面上对别家的孩子好,不去向孩子父母告状,实际上却鼓励小孩子冬天比赛吃冰、比赛打旋;怂恿孩子看下流书籍;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流言。真是虚伪至极。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4ff17b02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