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智障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2022-05-18 03:0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培养智障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欢迎阅读!
智障,交际,口语,培养,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培养智障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作者:练富秀

来源:《南北桥》2017年第05

【摘 要】为了让智障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结合智障孩子的智力程度,在情境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促进智障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智障孩子 口语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根据智障孩子的智力程度,不断地加强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提高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树立孩子的生活自信心,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最大化的回归到社会。智障孩子在进行交流时,智障孩子存在着口语表达时声音过小,口齿不清;口语表达意思不完整,语序颠倒,语法混乱;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说话断续,听的过程也容易走神等,导致难以与人沟通。如何提高智障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在情境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作者胸有境,如境始于亲。所以,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中,通过现场实景、角色扮演、多媒体手段等引导孩子,将生活情境、社会交往情境与口语训练相结合,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孩子无拘无束地参与、交流、体验、感受。一切都需孩子亲身经历、亲自体会,这样孩子就觉得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想说、有话要说 1.再说。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创造机会让孩子在情境中尽情地玩,尽情地体验,只有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够了,对说就有兴趣了。利用孩子刚刚参与、体验过的情境作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资源,让孩子从中获得最直接的感受,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才得以孕育。一节口语训练课40分钟,将前面20分钟用来,后面20分钟让孩子把过的情境说出来,并且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如:先让孩子去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然后回到教室,引导孩子说话。教室提问:刚才,我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教师先示范说:刚才,我们在操场上做游戏再让孩子练习、巩固说一句完整的话。接着让孩子在教室里玩积木,然后让孩子模仿说话。在训练的过程中,孩子会出现:说出的话不完整,或者缺时间,或者缺主语,或者缺宾语。教师要耐心的矫正、补充,要求孩子说一句完整的话。这样,课堂上寓教于乐,孩子们玩得尽兴,说得顺口。即训练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孩子与同学的合作能力,为孩子以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再说。美国当代著名教育理学家查理德·梅耶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语词和画面组成的呈现比学习只有语词呈现学习效果好。多媒体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集为一体,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调动了智障孩子的多种感官,降低了理解难度,补偿了孩子的智力缺陷,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师选择色彩丰富图画或者内容生动的动画,让孩子仔细地看,然后示范、引导、启发孩子慢慢说,让变成。如:学习儿歌《小雨沙沙》。教师根据儿歌的内容设计了课件,先看动画大雨小雨,让孩子运用视觉、听觉来分辨大雨、小雨的区别,理解课题。运用动画来理解花开鱼摇尾巴等句子,学习儿歌里的其他句子时,分别用不同的图画来感知不同的场景。运用多媒体软件的互动性来进行孩子口语交际训练,孩子的学习兴趣高,参与性强,对训练内容有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孩子词汇的积累,促进了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语言来源于生活,口语交际训练要回归到孩子的生活世界,回归到孩子的语言世界,才能收到切实的效果。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既是语言的学习者又是语言的参与者,平时生活中孩子多使用礼貌用语,从而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在实际的生活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如:每天踏进校园,我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孩子打招呼:“××,早上好!“××,下午好吗?你好!等,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跟老师打招呼,也自然会把这种口语交际中的礼貌用语延伸到校园里同学以及家里周围的邻居那里。必须让孩子学会跟他人相见时、分别时使用礼貌用语,如:你好!再见!。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习到礼貌的口语交际语言。让孩子觉得这是一种乐趣,是好孩子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应付了事。对于智障孩子多重复,多强调,多实践,才能比较容易达到要求,才能让他比较自觉地与人相见时,道别时使用礼貌用语。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是孩子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主阵地,口语交际训练应该贯穿于生活语文课教学的始终。如:教学的时候,我指着门问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到:我意识到孩子们回答问题不是一句完整的话,我指着门示范说:这是门。并且强调:说话要说一句完整的话。通过反复训练以后,我每次提问:这是什么?的时候,孩子们都能用一句完整的话回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孩子的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联系起来,共同教学。在课堂交流中,尊重孩子的人格,提高孩子的参与度,创设机会,让孩子多说话,多交流,多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每一个话题的表述进而做到流利、准确。在孩子说话的时候,教师留心听,耐心听,并随时随地做好适当的指点。如果教师能够做有心人,那么,处处都能训练孩子说话,久而久之,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提高智障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鼓励孩子多说话,多交流,多积累口语词汇,提高孩子学习口语的兴趣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促进孩子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鄒建益.构建社会化主体课堂引导弱智生回归主流.现代特殊教育.2004.10 [2].郑静、马红英.弱智儿童语言障碍特征研究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003.3

[3].柳夕浪.素质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2014.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83103c47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