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晚唐诗论家是

2022-12-16 20:1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晚唐诗论家是》,欢迎阅读!
诗论家,晚唐,强调

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晚唐诗论家是 司空图韵味说的三个基本观点:

1、着重从韵味的角度谈诗歌意境的创造,他认为好诗须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味在咸酸之外”。

2、强调“味外之旨”,诗歌要以有限的语句、形象表达无尽的韵味。 3、强调“直致所得”,写作时即境会心、自然写出。 其思想:

韵味说是唐司空图的论诗主张。他着重从韵味的角度论述诗歌的创造和欣赏司空图继承前人理论成果,将这两个概念相结合,创“韵味”说,成为影响很大的诗歌审美理论。

其精髓在于追求诗歌的艨胧、含蓄、蕴藉之美,主张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应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同上)和“象外之象”(《与极浦书》)。强调诗歌意境应为读者留下联想与回味的余地,鼓励读者的审美再创造,以增添艺术作品的生机与活力。

与传统的从诗歌的社会功能角度论诗不同,“韵味”说是从诗歌本身的审美特点论诗,探讨了艺术的审美功能,接触到文艺创作的形象思维诸问题,对以后“意境”说、“境界”说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宋严羽《沧浪诗话》的“妙悟”说,清王士祯的“神韵”说、叶燮的“境界”说,都深受其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b97b23bb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