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现象

2023-01-20 00:2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现象》,欢迎阅读!
从众,现象,心理,大学生

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现象

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非常普遍,它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所谓“从众”,就是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社会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从众"

conformity)亦译作遵从或相符等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随大流现象”因为个人在团体的表现,往往受到团体内在无形的压力,这种无形压力迫使个体在认识与行为方式上与团体中的多数人趋于一致中。

一、大学生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1、消费从众

大学校园里攀比之风、请客之风盛行.各种消费,大到手机、电脑,小到穿着打扮。遇到同学过生日或老乡好友、社团聚会都要赠送礼品和请吃请喝。我有个朋友也是这样,其实他家里并不富裕,他也不太情愿大手大脚的花钱买礼物和请吃饭,但是大家也都是如此,他也不得不打脸充胖子,因为他觉得人家都这么做,如果我不这么做他们会不会看不起他,然后他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因此,在请客吃饭过后,他都要过着省吃俭用的生活.

2、时尚与流行从众

大学校园里的流行和时尚很大程度的受到大众传媒和社会时尚杂志的影响,大学生急于效仿社会上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得到社会的认同,从而觉得自己适应这社会的生活,从而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而得到安全感。在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我的行为也是属于从众心理,我买的衣服很多都是跟随着大流,总觉得别人穿的好看,自己也想试试,如果自己不买还是穿回以前的款式,总会觉得自己老土,跟不上潮流。

3、学习从众

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许多的大学生都面临临毕业就失业的困境。因此,很多大学生看到别人去考证、考研,自己也跟着去,也不想想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对自己好。就我身边的一个同学,听说别人说考研好,以后出来工作比较轻松和福利好,于是,她和舍友从大二第一个学期就以考研的原因搬出学校外面的公寓区住,说是想为考研做准备,在外面的条件复习比较好.


是,就我的了解,她们并没有复习过,只是当时听人家一说,一时跟风也学人家一样,搬出去住。还有一些同学看到别人去考证她也跟着去考跟自己专业完全不符的证,由于专业性的原因,考了几次都没能考过,最后还是放弃了。

4、恋爱从众

人的社会生活无时不受到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恋爱从众也不例外。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恋爱对象的出双入对常令他们羡慕和向往,在好奇心驱使下而跃跃欲试。看到恋爱的同学生病有人照料,生日有人陪伴,屈有人安慰,便萌发孤独感和攀比心,甚至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下,不少本不打算谈恋爱的,为表现自己并非无能,也盲目效仿,寻求异性朋友。对于我个人来说,我现在处于恋爱时期,我男朋友对我很好,我很多同学也表示羡慕,有些还要求我给她们介绍男朋友,因为她们觉得像我这样有人疼着和陪伴着很幸福,从而也促使她们也向往这样的生活。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形成的原因:

从众行为表现在大学生身上是大学生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尽管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心理上还没有成熟,他们正处于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期,所以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出现从众行为.

1、受所处群体的影响,大学生正是通过宿舍、班级、学校等不同规模的群体,保持和社会的联系和沟通。大学生心理必然受到所属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制约和影响。当一个人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就会感到紧张,这种紧张来自于对偏离群体的恐惧。每个人都有归属一定群体的需要。而偏离大多数人的意见,则意味着对这种归属感的威胁.所以,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处于孤立的境,他就会在群体的压力面前顺应大多数人的意见,也就是从众。

2、缺乏主见和自信,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还不成熟,且具有青少年兴奋性和冲动性的特点,当自信心不足,缺乏主见时,思想上便表现为犹豫不决,悠游寡断,行动上容易受暗示,很容易在外界的干预下放弃自己的主张而盲从别人的意见,在强调适应的同时放弃了创造,只想到服从而忘记了自主,容易随大流,难以形成自己的主见,形成了依赖思想,从而产生从众心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be3fef98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