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与送朱大入秦》

2022-04-30 10:18: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送别诗——《与送朱大入秦》》,欢迎阅读!
送别,朱大入,秦》

送别诗 《与送朱大入秦》

送别诗 《与送朱大入秦》送别诗 《与送朱大入秦》 《与 送朱大入秦》原文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与送朱大入秦》译文

游人正赴长安城,我的宝剑值千金。 分手时把它赠给你,代表着我一生的心意。 《与送朱大入秦》鉴赏

这是一首,朱大名去非。首句 游人五陵去 游人,强调其浪游 的身份。五陵 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 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京华之地,是游侠云集 之处。宝剑值千金,惜别赠别乃知之所为这句诗本为曹植《名都篇》 诗句,这里信手拈来,不仅强调宝剑本身的价值,而且有身无长物的 意味。这样的赠品,将是无比珍贵,不可等闲视之。诗中写赠剑,有 一个谁赠谁受的问题。从诗题看,本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作者送朱大 以剑。而从 宝剑 句紧接 游人 言之,似乎还可理解为朱大临行对作 者留赠以剑。在送别时,虽然只能发生其中一种情况 但入诗时,诗 人的著意唯在赠剑事本身,似乎已不太注重表明孰失孰得。这反而耐


寻想。

千金之剑,分手脱赠,大有疏财重义的慷慨之风。不禁令人联 到一个著名的故事,那便是 延陵许剑。《史记 吴太伯世家》载, 受封延陵的吴国公子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 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 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季札挂剑,其节义之心固然可敬,但

毕竟已成一种遗憾。分手脱相赠,痛快淋漓。最后的 平生一片心, 语浅情深,似是赠剑时的赠言,又似赠剑本身的含义

即不赠言的赠

言。只说一片心 而不说一片什么心,妙在含浑。却更能激发人海阔 天空的联想。那或是一片仗义之心,或是一片报国热情。总而言之, 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浩然性格 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王士源在《集序》中称他

救患释纷,以立

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新唐书 文艺传》谓其 节义,喜振人患难。 是偶然的了。

《与送朱大入秦》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 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生当 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 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一生经历比较简单, 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不宽。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 和隐逸、

那么,这首小诗所表现的慷慨激昂,也就不


行旅等内容。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 自我表现。他和并称 王孟,同为山水派,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 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c758a5f6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