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2022-08-27 03:0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欢迎阅读!
出猎,城子,默写,答题,理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原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 二、 简答题


1、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2、苏轼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有什么含意?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4、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二、 简答题

1、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答:“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


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2、苏轼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有什么含意?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敌军。好处: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4、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答: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f6746b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