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人类共同的“母语”

2022-12-09 02:2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追求人类共同的“母语”》,欢迎阅读!
母语,追求,人类,共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追求人类共同的母语

作者:张田勘

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2年第12

20114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生物学博士昆廷·阿特金森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语音多样性支持语言从非洲扩张的系列奠基者效应的文章。阿特金森通过对全球504语言的分析发现,非洲各地的方言含有较多的音素,而南美洲和太平洋热带岛屿上的语言所含音素最少。比如,一些非洲方言音素超过100个,而夏威夷当地土语的音素仅有13个,英语的音素大约有45个。

阿特金森认为,语言的这一分布规律与人类遗传多样性的分布类似。人类遗传的多样性在非洲最高,然后逐渐衰减。因此,这种相似性并非偶然,而是现代人类语言起源于非洲的有力证据。

语言起源的社会学解读

对于人类语言的起源,早在1866年的巴黎语言学会上相关学者就得出一个共识:没有必要在学术会议上讨论这个话题,因为这纯属浪费时间。世界上有6000多种语言,要弄清语言的起源与演化非常困难。然而从那时起,语言起源的问题还是不断吸引着科学家去浪费时,他们大多集中在社会因素对语言起源和发展的影响上,阿特金森对音素的研究即是如此。

针对阿特金森人类语言为单一起源,不是各自独立产生,和年代越早,音素越多的观点,中国海洋大学的王传超和复旦大学的李辉等人今年210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题为评《语音多样性支持语言从非洲扩张的系列奠基者效应》的文章,提出了与阿特金森不同的观点:在人类的语言分化之前如果存在一个通天塔的话,那也不应该在非洲,而最可能在亚洲,准确地说是在里海南岸。他们的论据来自对全球95个语系的579种语言资料的分析,主要是语音多样性的分布规律。结果发现,非洲的语言并不是语音最复杂的,欧亚大陆的语音要比非洲的语音复杂得多。

在语言学上,最小的有意义的声音称为音素,这也是语言的本质之一,即语义包含在声音中,人们只有发出不同的声音,才能把规定的意义固定到一种或多种发音中,从而区别语义,表达意思。例如,汉语的英语“water”就是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的同一个语义,只不过同样是表达的意义,汉语是一个音素,而英语是两个。这都是不同人群在社会生活中规定和产生的,也即社会对语言的影响。

人类走出非洲后,不同人群迁徙到不同的地方,语言的差异也变得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一群人说一种语言时,人为地在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有不同的规定。其中语音包括元音、辅音和声调三要素,不同的语言在这三方面的差异也较大。辅音在所有语言中最少的只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7个,而最多的高加索山区的优必语甚至有多达180个辅音,不过优必语在1992年已经灭亡了。元音的多样性差异没有辅音大,一般从210多个。但是上海奉贤区金汇镇的傣话20个元音,是世界上元音最多的语言。另外,并非所有语言都有声调。声调主要出现在东亚、西非和北美。汉语普通话只有4个声调,而声调最多的是中国广西和贵州的南部侗族语,可以达到15个声调。

按照王传超等人的分析,欧亚大陆语言的语音比较复杂,非洲略微简单,美洲与澳洲则更简单,语音最复杂的前几种语言都出现在中国。语音多样性的分布体现的并非现代人最初的起源过程,而更可能是发源于亚洲中南部的人类第二次大扩张。这次扩张可能发生于2万~4年前,辐射到所有大陆,并且回流到了非洲。所以从语音分布情况看,语言的最近扩散中心应当是在里海南岸。 发现语言基因

在对语言起源的社会学分析日渐活跃的同时,分子生物学、人类群体遗传学和认知语言学也大大开拓了语言起源研究的视野。更多的学者认为,探讨语言的起源可能已经不再是纯属浪费时间了。

大脑对语言的驾驭至少通过两个中枢:一个是语言运动中枢,能指挥发音器官说出不同的语句;另一个是语言理解(阅读)中心,能理解他人所说的话,以及阅读并理解书面语言。这两方面构成语言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它必然与遗传和基因有关。

人类第一个语言基因是英国牛津大学威康信托人类遗传学中心的安东尼.摩纳哥和西蒙.费希尔研究小组发现的,其研究成果发表在2001104日的《自然》杂志上,这个与语言能力有关的基因就是叉头框P2基因FOXP2)。

FOXP2基因是在一个被称为“KE家族的人群中发现的。这个家族三代人有24名成员,但是其中一半人无法自主控制嘴唇和舌头的运动,因此发音和说话极其困难。而且他们也存在阅读理解障碍,表现为不能正确拼写词语,难以组织好句子,弄不懂语法规则,很难理解别人说的话和进行阅读。研究人员先对KE家族成员进行大脑图像扫描,发现其中有语言障碍的人在大脑分管语言的基底神经节部位出现异常,而FOXP2基因就是在基底神经节表达和产生功能的。这个中枢控制人的口舌运动和发音说话,KE家族的语言障碍者的大脑皮质中这个区域不能正常工作。

1998年,研究人员又发现,一名与KE家族无亲缘关系的被称为“CS”的男孩也出现了与KE家族语言障碍者相同的症状。对这些患者的基因测序发现,KE家族的语言障碍者和CS童的FOXP2基因中有一两个位点突变,造成大脑的基底节在发育期不能很好发育,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FOXP2基因发现以后,更多的科学家参与到研究基因与人类语言能力的研究中来,他们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了FOXP2基因与语言能力的关系。最早发现FOXP2基因的科学家费希尔认为,人类的语言问题非常复杂,并非只有一个FOXP2基因起作用,类似FOXP2这样与人类语言能力相关的基因可能还有101000个之多。例如,最新发现,有两个基因在语言的形成方面有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帮助人发育出较大的大脑,这对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必须的。这两个基因分别叫做异常纺锤型小脑畸形症相关基因微脑症基因

据研究,这两种基因出现的年代都非常近,前者约6000年前出现,后者则出现于约3.7万年前,此后可能通过进化适应或自然选择在人群中迅速扩张。研究人员推测,由于这两个基因发生了变化,才让人类产生了较大的脑容量,并获得了较好的认知和学习能力。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两个基因也与人的语言类型有关。

人类语言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声调语言,另一类为非声调语言。声调语言是指发同一个语音时,高低不同的声调可表示不同的意思(语义)。非声调语言是指语音声调在高低不同时,只表示语气,而不会影响语义。总体而言,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苗语、羌语等属于声调语言。在非洲和美洲一些地方也分布着声调语言。比如,阿拉斯加的土著印第安人所使用的阿萨巴斯卡语,美国西南部以及墨西哥土著所使用的纳瓦霍语(电影《风语者》中对此有形象介绍)等也都是声调语言。而印欧语系的语言,如英语、法语、德语等则多属于非声调语言。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丹·戴迪休和罗伯特·莱德对非声调语言地区的人和声调语言地区的人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前者更可能拥有上述两种新进化的大脑发育基因,而这两种基因未能充分进化的人则更擅长于掌握声调语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09b5e2d1f34693dbef3e2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