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归纳.doc

2022-12-30 23:3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归纳.doc》,欢迎阅读!
文学常识,必修,归纳,语文,高中

高中必修四文学常识归纳

1. 《窦娥冤》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戏曲 家,著有《蝴蝶梦》《鲁斋郎》《救风尘》《单刀会》,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 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0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也折二楔子。 2.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3. 元曲四大爱情剧:白朴《墙头马上》;关汉卿《拜月亭》;郑光祖《西厢 记》;王实甫《倩女离魂》。

4. 元曲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 君祥《赵氏孤儿》。

5. 代戏曲发展:①元代:杂剧(成熟);②明清(传奇)。 6. 戏曲结构:曲词、念白(说白)、科介。

7. 元杂剧剧本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也有 分为五折或六折的,还有用两个楔子的。楔子一般放在剧本开头,对人物、故事 进行简要介绍或交代,其作用相当于引子或序幕。也有一些放在折与折之间,为 了剧情的过度或联络。通常一本就是一部戏,个别情节过长的戏,可写成多本。 角色:生、旦、净、末。扮演男角叫正末(唱的叫末本戏),扮演女角叫正旦

(唱的叫旦本戏),次要的男女角色叫外末、冲末、外旦等,反面的角色男的叫 净或副净。孤一一官员,字老一一老翁,卜儿一一老妇,探儿一一儿童。杂剧的 舞台演出由“唱” “科” “白”三部分组成。

8. 我国古代音乐七声: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以其中任何一声为 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

9. 宫调: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如:仙侣、正宫)的若干曲牌(如:端正 好、滚绣球)联成一套曲子。

10. 《雷雨》节选自《曹禺选集》,作者:亶遇,原名万家宝,生于天津,现代 剧作家。U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 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四大经典名作是《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11. 《汉姆莱特》节选自《莎士比亚全集》,作者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被称为“四大悲 剧”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 其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12. 词产生于隨,盛行于两宋。又称长短句、诗余。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 三叠、四叠等;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柳 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构成:词牌名、题目、(小叙)、上阕(片)、 下阕(片)。 13. 《柳永词两首》选自《乐章集》,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福建崇安人,宋代 (朝代)词人。世称柳屯田,或柳七,为婉约派。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 写歌词,其词再在当时流传甚广,形成“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局面。

14. 《苏轼词两首》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宋代(朝代)词人,学家、书 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蔡襄、米芾、黄庭坚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荔 浪、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均属唐宋八大家。开创了豪放派。

15. 《辛弃疾词两首》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作者辛弃疾,宋代潮代)豪放派 词人,字幼安(与李清照并称“二安”),号稼轩,著有《稼轩长短句》,他的词 中多表达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16. 《李清照词两首》当中写于早年的是《醉花阴》,写于晚年的是《声声慢》。 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朝代)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主要写贵族 妇女的优越生活,闲情逸致,以及与丈夫赵明诚的恩爱,还有丈夫离家时的思念等 等,晚期作品(即南迁之后)则主要抒发家国之痛。

17. 《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化家、思想家、 革命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祝福》);历史小说集《故事 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主要有《而已集》、《二 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南腔北调集》、

《且介亭杂文》等。 18.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选自《爱的艺术》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弗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4c11f9b7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