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采桑子重阳写作背景

2022-08-02 01:1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重阳节】采桑子重阳写作背景》,欢迎阅读!
采桑子,重阳节,重阳,背景,写作



采桑子重阳写作背景

《采桑子重阳》是一首革命时代背景下、作者个人经历了一些挫折之后,重新出发的诗作。行文有借鉴古人作品并升华之处,诗作容易体会和理解,可以快速成诵,也能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哦。

从毛泽东《采桑子重阳》的修改谈炼字

《采桑子重阳》最早作为《毛泽东词六首》之一正式发表于1920xx5号《人民文学》,当时标题为《采桑子》。1920xx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收入此词,标题改为《采桑子重阳》。

据有些资料披露,这首词正式发表前有一稿。把两稿对照如下 修改稿 原稿

人生易老天难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岁岁重阳。 不似春光。 今又重阳, 胜似春光。

战地黄花分外香。 寥廓江天万里霜。 一年一度秋风劲, 人生易老天无老, 不似春光。 岁岁重阳。 胜似春光, 今又重阳,

寥廓江天万里霜。 但看黄花不用伤。 (见龚国基著《毛泽东与诗》210)

1 / 3






《采桑子重阳》的定稿与未定稿相比,除了上下阕颠倒以外,还有两处较大的修改:一是人生易老天无老改为人生易老天难老”;二是但看黄花不用伤改为战地黄花分外香。从这几处的修改,可以看出炼字的功夫。

一、上下阕颠倒后,意境和结构都大不同了。开头就用一个深刻的哲理奇峰突起:人生易老天难老”;紧接着扣题,虽然岁岁重阳,但是今天的重阳可不同了,是在战地,感受分外深切。这样由思绪到黄花再到秋风,最后飞到万里寥廓江天。全词由无边到眼前,再由春光到无边,结构上曲折起伏,又完整绵密。

二、人生易老天无老改为人生易老天难老,改动一字,但是思考顿深。天无老是肤浅的直觉,天难老反映了对宇宙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始无终的深刻认识。人生易老天难老之间,又包孕了对有限与无限而辩证认识(若干个有限组成无限,而又永远到不了无限)

三、但看黄花不用伤改为战地黄花分外香不用伤是有伤而不伤的自我解脱,分外香是用心去感受从未有人感受过的境界。很多分析都去联系此时毛泽东此时的处境和心情,其实用不着;这两个句子一比较,高下立现。

其实,诗词中的炼字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炼意,也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诗词的意境。炼字必须以炼意为前提才有价值。是出墙红杏,是满园春色。因此无句无篇也就说不上炼字。只有篇中炼句,句中炼字,切合题旨,切合情景,做到语意两工,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真正灵光四射。《采桑子重阳》的定稿在未定稿的基础上作了几处改动后,单独看改动之处,可能觉不出有多好,可是如果把改动之处放到整首词中来看,再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仔细品味,词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就感人至深了。

采桑子重阳

2 / 3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写作背景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920xx10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680b3a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