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教育评价

2022-12-18 22:2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双减”政策下的教育评价》,欢迎阅读!
教育评价,政策

“双减”政策下的教育评价



实施“双减”政策,是当下教改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上发挥主导作用。在“双减”政策下,要调整优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构,既要做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又要做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加法”。就学校管理而言,“教一学一评”是教育活动的内循环,评价是牛鼻子,尤其要做好教育评价的“加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1.备课求“实”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连续性,事前必须作充分的准备,在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环节。 2.课堂求“活”

课堂上教学策略要有实效性。教学策略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经验积累,表现在教学语言、教学组织等具体环节中。只有在这些具体环节中做到了实效性,课堂教学才会绽放出光彩。 二、完善课后服务评价

就学校实践而言,要解决课后服务评价的短板问题。一要注重服务课程开发评价,评价学校能否围绕“作业辅导+社团活动”总框架,“作业辅导”“实践参与”“个性成长”“特色培养”


有机结合,开发“菜单式”课后服务课程,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二是注重作业辅导评价,评价教师能否解决学生遇到的共性和个性化问题,指导学生有效复习、预习、课外阅读和完成家庭作业等;三是注重社团活动评价,评价指导教师能否充分利用学校特色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缓解学业压力,挖掘学生潜能,培养综合素质。 三、完善全面育人评价

1.要守住课堂的主阵地,提高课堂中的“育人”成分。 学生在校期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各学科学习,因此学科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课堂则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各学科老师都要认识到教育学生不只是班主任的事情,而是所有教师的职责。各学科老师都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培养学生的素养为目标,形成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合力。

2.要在德育课堂中增加心育因素。老师们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创新德育课堂,改变传统德育课堂中以说教、灌输、强加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做到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中明理,在明理后乐行,让德育课堂的知情意行完整结合。

3.要在班级管理中增加文化元素。要充分利用班级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统整班级的活动和事务,在工作做减法的同时,使孩子们在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班风的影响下,朝更好、更有序、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b85617ed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