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家莫里哀简介

2023-02-01 17:3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法国文学家莫里哀简介》,欢迎阅读!
莫里哀,法国,文学家,简介

法国文学家莫里哀简介



莫里哀出生于1622年的115日,原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的父亲是挂毯商和宫廷室陈设商,他用钱买来了“国王侍从”的身份,并希望莫里哀能够子承父业,或者称谓一位律师。

1635年,莫里哀被父亲送进了克莱蒙中学读书,这是一所贵族子弟的学校。三年之后,莫里哀的父亲将“国王侍从”的身份过到了莫里哀的名下。1639年,莫里哀中学毕业,他的父亲为他买了一张奥尔良大学的法学硕士文凭。

可是,莫里哀自小便不喜欢经商,也不想成为一位律师,他喜欢喜剧。在莫里哀21岁的时候,他离开了家,和十几个青年一起组织了一个“光耀剧团”开始在巴黎演戏。可惜演出失败了,莫里哀因此背上了债务,被拘押起来,在父亲的保释之下才得以出狱。1644年,他将“莫里哀”作为自己的艺名,1645年,莫里哀组织的“光耀剧团”解散,离开了法国巴黎,跟着另一个剧团在法国的西南一带开始流浪,一流就流了十二年的浪。 在这十二年的流浪生涯中,莫里哀了解了法国人民的生活,熟悉了法国的社会,学习了人们喜爱的闹剧和意大利的“即兴喜剧”。这十二年,莫里哀锻炼成了一个出色的戏剧活动家。

1652年之后,莫里哀成了剧团的负责人,并开始创作剧本。他所创作的剧本深受民众的喜爱,还被邀请为路易十四演出,自此之后莫里哀便开始定居在巴黎。

后来,莫里哀为了维持剧团的开支而带病参加演出,在1673217日的《无病呻吟》最后一幕落幕之后,莫里哀便咯血倒下,51岁的他当晚逝世。

莫里哀自1652年开始创作剧本。1655年,他创作的诗体喜剧《冒失鬼》在里昂上演,第二年,他创作的诗体喜剧《爱情的埋怨》在贝济上演。他所创作的这两个诗体喜剧,使得莫里哀的具体按受到观众的欢迎,随之升高的是剧团的声誉。

1659年,莫里哀在巴黎创作的第一个剧本《可笑的女子》上演,矛头直指贵族。它讽刺资产者的附庸风雅,抨击贵族社会所谓的腐朽无聊的“典雅”生活。1661年,莫里哀的《丈夫学堂》上演。1662年,莫里哀的《太太学堂》上演。《丈夫学堂》和《夫人学堂》是莫里哀在运用古典主义的创作规则的基础上所创作的两部戏剧,后者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诞生的标志。

《丈夫学堂》反对封建礼教,拥护顺乎天性的教育,提出了女子教育的问题,一经演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教会和封建卫道者散布流言来攻击这个剧本,对此,莫里哀着手写了《〈太太学堂〉的批评》和《凡尔赛宫即兴》两出论战性的短剧。


1664年开始,是莫里哀喜剧创作的全盛时期,同时也是莫里哀反封建反教会斗争最激烈的时期。他创作了《伪君子》、《唐·璜》、《恨世者》、《悭吝人》、《乔治·唐丹》等等著名的作品。

莫里哀也叫让·巴蒂斯特·波克兰,法国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在古典文学中占有很大的位置。而威廉·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学史乃至全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剧作家之一。莫里哀与莎士比亚都为世界文学史带来很大的贡献。对比两者的相似之处,就能发现两个人在作品中都有过一个“铁公鸡”的形象。

在莫里哀的喜剧作品中,阿巴贡的吝啬形象让人难以忘怀。相似的形象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两个人很相似,对金钱有极度的渴望,但还有其他不一样的地方。阿巴贡在仆人和儿女眼里就是个“铁公鸡”,自私自利,因为贪婪和爱财,阿巴贡不惜牺牲儿女的幸福。故事最后有个完美的结局,儿女的婚事得到解决,并且不用阿巴贡掏出来一分钱。而夏洛克一开始借给安东尼奥高利贷,后来不惜要割下对方的一块肉,是为了报复安东尼奥以往的羞辱,于是夏洛克相对于阿巴贡更多了一分阴冷。更能看出他的狭窄心胸,极强的报复心。夏洛克是个犹太人,单从身份上来讲,这个人物就多了一分悲剧色彩,故事的最后,夏洛克的亲人离开了,仆人也走了,他自己最后也输掉了剩下的财产。从这些方面来看,这个角色是这喜剧中的结局是最为悲惨的。

莫里哀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角色穿越历史的场合依然能够警醒世人。在他们笔下,各种角色也是一种观点的映射。作者通过塑造不同的角色,旨在阐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而作为读者,透过这些简单的文字,去了解,去认识这些作者眼中的世界。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d971e843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