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及其诗歌艺术特色

2024-02-25 15:5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唐四杰及其诗歌艺术特色》,欢迎阅读!
四杰,初唐,诗歌,及其,特色



初唐四杰及其诗歌艺术特色

初唐的前五十年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初唐诗坛继承了齐梁诗风,

逐步走向宫廷化。“上官体”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



初唐四杰分别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类似的人生经历,杰出的创作才



华,功力近似的诗文创作, 令他们四位诗人的名字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被人称做

“四杰”或者“四才子” ,文学史上称他们为“初唐四杰” 。他们的诗歌创作,代 表了矫正宫廷诗风的成就。杜甫对他们的历史地位做出来很高的评价。



一、王勃( 649—— 676



王勃,字子安。多写抒情之作,辞藻华丽,风格清新雄放。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对五言格律诗渐趋成熟,甚有贡献。他最有名的,莫过于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从古至今,关于送别的作品大都逃不过一种悲伤凄凉、 依依不舍的情感氛围,从中传达出的都是伤感的情绪。 而王勃的这首诗虽为送别之作, 伤感之情却不明显那个,更多透露出的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就从另一个方面为我们于送别之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没有依依不舍, 没有伤感惆怅,有的全是真挚的友情和共勉,充满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同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勃自身那充满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的一面。 后来高适也有“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别韦参军》)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这些都与王勃之作一脉相承。



二、杨炯( 650—— 695?)



杨炯,为人恃才倨傲,为政苛酷。其诗擅长五律,写边塞征战生活,寄寓功



业抱负,气势昂扬,风格豪放。例如他的那首有名的写塞外征战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是一首描写塞外征战生活的诗, 诗中描写了世人向往赴边立功的豪情。 中间两联尤其精彩: 对仗十分工整, 运用边塞的典型事物,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边塞图景。另外,最后一联,诗人用“百夫长”和“一书生”来比较,从而明




确地表明自己立功边塞的志向和慷慨情怀。 从这当中,我们也可以瞥见当时初唐



青年世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卢照邻( 632?—— 695?)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其诗擅长七言歌行,词采富艳,韵致流转。例



如他的七言歌行《长安古意》



,, 寂寂寥寥扬子居, 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此诗题为“古意”,表示有效古之意。诗的前大部分,都是从各个角度细致



地描绘出长安的繁华,例如有名的一句“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双燕”一连串作双成对的事物与后文 “孤鸾” 的对比,“何辞死”、“不羡仙”、“真可羡”、“好取”、“生憎”的果决反复的表态,极写出爱恋的狂热与痛苦。 这些诗句通过对舞女心思的描写,从侧面反映出长安人们对于情爱的渴望。另外,诗中还选取了“金鞭” 、“玉辇”、“画阁” 等事物,充分表现出繁华之景, 也透露出王侯贵戚的骄奢荒淫及互相倾轧。而在诗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上面选取的那一段诗句,作者则笔锋一转,在



上文今昔纵向对比的基础上, 再作横向的对比, 以穷愁著书的扬雄比喻自己, 长安豪华人物对照作结, 抒发了诗人迥然不同的生活情趣中寄寓着对骄奢庸俗生活的批判,同时也带有不遇于时者的愤慨寂寥之感和自我宽解的意味。



全诗气势宏大,辞藻华丽,语言流畅,详略得当,借对古都长安的描写,慨世道之变迁而伤一己之湮滞。



四、骆宾王( 627—— 684



骆宾王,字观光。长于七言歌行,对唐代七言古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五律亦有佳作。吴之器《骆丞列传》称其“五言气象雄杰,构思精沉,含初包盛,卓然鲜俪。七言缀锦贯珠,汪洋洪肆。 ”例如他的五言律诗《在狱咏蝉》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于心?



此首诗前有长序, 诗人以蝉自比, 用比兴手法寄托了自己的悲愤心情。 而在诗中,他又运用蝉自况,用“露重” 、“风多”来比喻政治环境的险恶,用“飞难进”、“响易沉”来暗示自己高洁却被诬陷而身陷狱中的怨愤。既生动形象,同时又表现出他个人高洁的品行与不屈的人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021bfa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e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