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与友人别》赏析

2022-08-28 14: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淮上与友人别》赏析》,欢迎阅读!
淮上,赏析,友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淮上与友人别》赏析

作者:严吉林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1年第08

内容摘要:《淮上与友人别》是七言绝句中的压卷之作,在短小的篇幅中,营造了回环咏叹的音韵之美;结构上另辟蹊径,收尾蕴深沉于平淡,于不寻常处道诉离别之情。 关键词:送别 谐音 一反常规

唐代诗人郑谷,咸通十哲之一,晚唐颇负盛名。郑诗受元白诗风影响,虽多平易,不甚惊人,然而亦不乏承盛唐余韵之作。清代沈德潜等人从为数不多的七言绝句中评出压卷之作十一首,其中就有郑谷的名作——《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一字之师,偏以重犯生趣

郑谷晚年归隐,诗僧齐己从之学诗。齐己曾作《早梅》,其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后评析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将诗句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只改动一个字,诗中梅意之顿时显现,更增添了丰富的意蕴,郑谷因此被齐己赞为一字师,足见郑谷的炼字功夫。

一般诗歌炼字讲究传神,炼字实乃炼意,因而所得之字多动词、形容词。此两类词如用,则诗有支撑且灵动脱俗。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之,再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之,字活而诗活,然后界全出

而在此诗中,与其说是炼字,不如称之为谐音。诗歌在韵律、节奏上的美在此诗中得到绝佳的体现。崔颢《黄鹤楼》中首颔两联即以三个黄鹤构成音韵复沓之美,朗朗上口而意蕴悠长。在郑谷笔下,这种谐音艺术技巧得到更好的彰显。诗的一二句在短短十余字中三字连用,至少有两妙:其一,三字同音,在节奏上达到一咏三叹的效果;其二,有飘扬、悠扬意,三扬连用渲染了杨柳拂风、柳絮飘飘的送别景象,更能由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200c9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