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2022-06-08 10:52: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欢迎阅读!
年龄段,学前,特点,儿童,心理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进入了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这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个重大的变化,3岁是他们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正是从3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起了集体生活。对幼儿来讲,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如何使幼儿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其中最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因为这一时期幼儿突出的特点是情绪性强。

1 行为受情绪支配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对3~4岁的幼儿作用更大。他们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样受理智支配。 3岁幼儿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多方面。例如,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常常为了一件小事哭个不停。不喜欢大灰狼等动物,就把图书上有关狼给破坏掉;喜欢那位老师,那位老师组织的活动就特别爱参加等。 3岁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感染,看见别的孩子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这时,如果用新的或他喜欢的玩具来哄他,他会马上又破天涕而笑了。 家长在了解这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后,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帮助的。如每年开学初,小班的孩子都面临一个上幼儿园哭闹的问题。尤其是大多数初次离开妈妈的幼儿,刚入园的几天甚至更长的时会发生哭闹现象。所以,送幼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长要在开学的前几天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一定要交代接孩子的时间,千万不要骗孩子。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一定要马上离开幼儿园,千万不要一会儿不放心,偷看孩子活动,只要这样才能使幼儿能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接孩子要按时按点来接孩子千万不要提前来接孩子,如果你提前来接孩子,别的孩子就会受影响而哭闹。

2 爱模仿 3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家长不要因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的要求。要因势利导,还可以教育孩子和别的孩子交换玩具玩,既能使孩子玩到他喜欢的玩具,也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3 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依靠动作和视觉进行思维,是3岁前孩子的典型特点。3岁幼儿仍保留着这个特点。例如让他们说穿手中小汽车的个数,他们只会用手指点着小汽车才能数,而不能心理默数。 由于3岁幼儿思维还要依靠动作和视觉,因此他们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只能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例如,在画画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画什么,而常常是在画出某种形象后,才突然有所发现说:“我画的是太阳等。 3岁幼儿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对3岁幼儿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而不能讲反话。此外,对3岁幼儿提出要求也要具体,因为他们不容易接受一般性的抽象性的要求。 二、4~5岁幼儿发展的特点


45岁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显得非常活跃好动。 1 爱玩、会玩 幼儿都喜欢游戏。但3岁幼儿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56岁幼儿虽然爱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45岁孩子属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已经能计划游戏内容和情节,会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规律,不遵守规则应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商量,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还需要家长帮助和解决。

2 活泼好动 正常的幼儿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总是手脚不停地变化姿势和活动方式。如果要求他们安静地坐一会,很快就会有倦意的表现,如果此时让他们自由活动,一个个立即又生龙活虎一般。 活泼好动的特点在45岁幼儿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甚至表现为顽皮、淘气。不少家长都抱怨孩子很不听话,很淘气。3岁幼儿还不大熟悉和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些还怯生生的,加上动作、语言的速度相对慢些,头脑里的注意也不多,所以比较”;5-6岁幼儿懂得道理比较多,兴趣比较稳定,自我控制能力也有所增强,对自己喜欢的事能比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因此显得比较懂事。45岁的儿童介于两者之间,既不像3岁孩子那样乖巧听话,又不像56岁那样懂事,但他们的可爱之处恰恰在于他们活泼好动。因为活波好动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增强了他们的活动能力,扩展了他们的视野。不少研究发现,45岁是幼儿许多心理品质发展最快的时期。

3 思维具体形象 45岁儿童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他们在解决简单问题时,可以不再依赖实际的尝试性动作,但却必须借助于事物的形象。事物的形象常常影响他们的思考和对问题的理解。比如,在他们的头脑中,儿子的形象是小孩或年轻人,而长胡子并满脸皱纹的人是爷爷的特点,因此,当听人说某个符合爷爷特点的人是某某的儿子时,常常感到不解。他们理解,能吃苦的意思就是能吃掉很多带苦味的东西”;而孔融让梨是因为他人小,大的吃不了

三、 5~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 好学、好问、好探究 好奇是幼儿共同的特点,幼儿的好奇心较多表现在对事物表面的兴趣上,看见什么都想去摸摸,去摆摆弄弄。他们经常向成人提问题,但问题多半停留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上。56岁儿童就不同了,他们不光问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问题的范围也很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鸟鱼虫,无所不有。他们不仅希望得到成人帮助解答,同时通过自己实际地尝试、实验、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加提高。 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些淘气行为也反映儿童的求知欲,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喜欢拆拆卸卸,他们把玩具汽车拆开,是为了看看它里面有些什么,它为什么会动,为什么会发音;想拆收音机是要找里面说话的阿姨。所以家长应该保护幼儿的求知欲。不要因嫌麻烦而拒绝孩子的提问。对类似拆坏玩具的行为也不要简单训斥了事,而应该加以正面引导:为幼儿提供一些可以自由摆弄的材料,支持他们的探究行为,对探究过程中的失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并适时地交给他们一些科学的探究方法。


2 2 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56岁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例如,他们已经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左、右概念);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白菜、西红柿、茄子都是蔬菜;苹果、梨、葡萄都是水果);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针是铁做的,所以沉到水低下去了,火柴是木头做的,所以能浮上水面上)。由于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萌芽,所以可以、也应该进行简单的科学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智力发展。

3 3 个性初步开始形成 56岁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随波逐流。显得比较有主见。对人、对己、对事物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胆小害羞,有的活泼,有的文静,有的自尊心很强,有的有强烈的责任感,有的爱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现出绘画才能…… 对于幼儿最初的个性特征,成人应当给予充分的注意。家长应及时配合老师对孩子在幼儿园的教育使幼儿全面地得到健康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2ecb1f00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