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等唐诗四首赏析题附答案

2022-10-28 06:1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野望》等唐诗四首赏析题附答案》,欢迎阅读!
四首,唐诗,赏析,答案

《野望》等唐诗四首赏析题之宇文皓月创作

一、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相关习题。

《野望》

东皋傍晚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

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1.本诗的作者是代著名的诗人。

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3.

4.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

2.本诗寓情于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的心情。 3. 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3分)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

6.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4分) 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4分) 二、阅读《黄鹤楼》,完成相关习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

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愁。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崔颢。

B.诗的首联借传说落笔,“空余”二字,令人心生遐思。 C.颔联中“空悠悠”的“空”字写的是黄鹤楼。

D.这首诗的前四句与后四句相互映衬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愁绪,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更,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成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更,历来被推



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7.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分歧?

8.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9.“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4

三、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 ,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1分)

2.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 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 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陲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






士的心情。

B.边陲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落日”,原本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

4.下列各项中,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翰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布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 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

使画面富于变更,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5.“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方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6.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7.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

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9.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2分)

10.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翰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2分)

11.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渡荆门送别》,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

2.《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 ,尾联抒发了 作者 的感情。(2分)

3.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 ,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 之情。(2分)

4.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3分)

7.展开想象,写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意境。

野望》等唐诗四首赏析题参考答案

一、

1.唐,王绩;2.孤独抑郁

3. “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1分),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1分) 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1分)

4.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5.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1分)6.颔联和颈链主要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凄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答对手法2分,分析2分)7.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8.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二、

1. C2. B3.4. 5.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6、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

7.一、二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8.该诗不但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9.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 ”,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9923d8bf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