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友的肺腑之言

2022-05-02 23:3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曲友的肺腑之言》,欢迎阅读!
肺腑之言

曲友的肺腑之言



古人云:“集大成之者,金声而玉振。 习近平总书记行事“囗言之、身行之”,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榜样。

我们牢记做人,不一定要风风光光,但一定要堂堂正正;处事,不一定要尽善 尽美,但一定要问心无愧。

2018528日,《戏曲釆风》视屏中,几位名人、大家,千虑一失,不孚众望,发白丁俗客之声:“昆曲是昆山腔、发源昆山”。竟忘掉史实,混淆昆曲概念,有失偏 。这是对曲圣魏良辅的不恭;对文学家张大复的不敬;对恩师俞掁飞、朱传茗的不忠;一之谓甚,令人不惑!

出乎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因为有的为家乡、有的为此地爱徒、有的为曾与改写昆史人同框照像过……所以,不得不说,异口同出一调,不作为怪了,有失身份。

2018526日,“吴歈萃雅”昆曲清曲会,于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成功举办。众所周知,此馆中正襟危坐的始终是“曲圣魏良辅”,而不是全国人找了十多年,仍找不到的无影踪的昆山千灯顾坚。

杨守松《昆虫小语》中载道:……顾坚至多是玉山草堂一个没有地位的门客而学界对顾坚是否存在也有理由怀疑……

大家都清楚记得,2015929日,新华报业网讯载:……排昆剧《曲圣魏良辅》,为昆曲历史正本清源。魏良辅,是我们昆曲人名副其实的祖师爷”

又道“明确地说:昆曲就是‘水磨调’,形成470年、不到500年,创始人就是魏良辅,这不容置疑……

“我作为470年后的昆曲后辈,能出演祖师爷,既然他们找到我,我义不容辞。时之其言,犹在耳旁,其言而失忆,不知何也?

昆剧《曲圣魏良辅》,当年101日南京首演,1019日苏州上演,让祖师爷魏良辅高兴了一阵。如今几位昆界名伶行家,却俗不可耐,让人难以置信。

《窦娥冤·斩娥》【滚绣球】唱道:“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不妨让我们再重温相关历史资料,以辨是否曲直。 搞海运起家的崇明人顾瑛,号“ 玉山”,元末寓居“昆山州”“六国码头”太仓。 著名的“玉山草堂雅集”,史料都明载,属“昆山州”府地太仓的“茜泾”西。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载:“吾昆山顾瑛、无锡倪元镇,俱以猗卓之赀,更挾才藻,风流豪爽,为东南之冠,而杨廉夫实主斯盟。

《吴伟业集》云:“吾(太仓)州固昆山分也。当至正之季,顾仲瑛筑玉山草堂,招诸名士唱和,而卢昭、熊梦祥、秦约、文质、袁华十数君子所居在鸦村(今浮桥镇)鹤市(今沙溪镇)之间,考之,吾州人。

太仓《茜泾纪略》古迹篇载:“玉山草堂。元末顾仲瑛所居……有诗集《玉山草堂诗集》行世。为吴兴沈万三之婿……一时文酒盛为吴中第一,咸推仲瑛为诗坛领袖云。其故址在今茜泾之西门外西南四里许。

元桑悦《太仓州志》载:“季文(盛彧),所与唱和之士,必太仓之人为多….. 末以赀著……日舆有杨维祯、郑东、郑明、李还、张逊、秦约、盛景年、文质、陈善、陆仁、陆琬、岳桂、周暹、余詮、张恕、仲天爵、虞模诸名士倡和。

杨维祯为太仓沙溪瞿孝祯家“乐隐园”《乐隠园溪记》载:“至正八年1348岁在戊子,二月十有九日,铁笛道人杨维祯,过昆山燕顾襄英氏桃园之所,文人雅集,



1


觞咏交欢,凡美毕萃,盖极一时之胜,兴尽而返……顾余鬓未华,尚图一集,以续爱汝玉山草堂静之韵,向后俾览者复考于兹焉。是岁三月望日,维祯记。

清康熙年间诗人顾陈垿云:太仓诗人甲吴会。元延祜初,城太仓,为昆山治,……铁崖(杨维祯)、玉山(顾瑛)狎主东南坛坫。娄江之湄,冠盖斯集。诗人若王履、殷奎、袁华、秦约、郭翼、马麐、偶桓、史谨之徒,不下百辈。系“昆山者”,皆“娄产也”

弘治十年1497年,太仓独立建“太仓州”,之前的太仓人都称为“昆山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329期,陈伟龄《太仓与昆山腔》载:……据考证太仓南郊是‘昆曲鼻祖’魏良辅创制昆曲水磨腔之地,但太仓也是昆山腔发源地。早在元代,太仓就有一批文人在推动昆曲的发展。文学家顾阿瑛醉心南曲,精通音律,著有《制曲十六观》。杨维祯擅吹笛,称“铁笛道人”,是著名词曲家,他创作的‘新乐府’被称为‘铁崖体’……还写过一个套曲,被《浣纱记》戏曲所釆用。倪云林、吴国良和熊梦祥都喜吹箫,陈维允是琵琶能手……

明戏曲家吴江沈宠绥《度曲须知》载:“嘉隆间有豫章魏良辅, 流寓娄东、鹿城之……腔曰‘昆腔’、曲名‘时曲’,声场禀为曲圣,后世依为鼻祖。盖自有良辅,而南词音理已极抽秘逞妍矣”

昆山老祖宗文学家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载:“魏良辅,别号尚泉,居太仓之南关。 言之凿凿,振聋发馈!

昆曲家俞掁飞撰《振飞曲谱》序一,苏州人俞平伯载:“昆山腔,南曲之一派,盖明初即有之。及嘉、隆间,太仓有魏良辅,夙娴旧曲,喉转新声、清唱南词,曰水磨调……至磨调始祛此病,且相得而益彰,盖空前之妙诣也……吴梅村诗所谓‘里人度曲魏良辅,高士填词梁伯龙(辰鱼)’是也……

北京路工《访书见闻录》载:“魏良辅,江苏娄江(太仓)人,明清笔记书籍中误记他是昆山人,祖籍江西。

明张釆《太仓州志》载:“吾州魏良辅开昆腔一宗。魏良辅居南关,善声律,转音若,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叶、包郎郎之属争师事惟肖,而良辅自谓不如百户云适,有得必往,请过称善乃行,不即反覆数载不厌。昆山梁伯龙效之,作《江东白苧》《浣纱》曲谱行世,天下谓之昆腔,张进士新乃取良辅校本,偕赵瞻云、雷敷民辈,传板度节,又号南码头曲。

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载:……张进士新,勿善也,乃取良辅校本,出青于蓝,偕赵瞻云、雷敷民与其叔小泉翁,踏月邮亭,往来唱和,号南马头曲。

魏良辅的“南码头曲”,掷地有声,已成了板上钉钉之说,毋庸置疑。 阳乾博客也载文《江苏太仓是昆曲的鼻祖之地;昆山是流传地》 《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都载:明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寄居太仓…… 2017621日,央广网《中国腔调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昆曲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载:“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曲坛近300年。

“曲友楷模、曲家榜样、曲社旗帜”身处美国的著名昆曲家张允和先生,生前曾委托苏州曲友撰一论文:《昆曲娘家——太仓卫》,更是弥足珍贵,历久弥新。

史实清楚,证据确凿。“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曲直既已了然,娄东卓尔不群,太仓与昆曲,密不可分,不容替代!



娄东昆曲社供稿

20186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a07f7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