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道林

2023-01-02 23:25: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道林》,欢迎阅读!
弗洛伊德,道林,解读,精神,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道林格雷的画像》

作者:刘佳佳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6

要:奥斯卡· 王尔德唯一的一部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从出版之日起就备受争议。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国内外学术界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研究角度重新解读小说,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三重人格理论,试图解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深层挖掘其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契合之处。

关键词:《道林·格雷的画像》;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三重人格理论

作者简介:刘佳佳(1988-),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现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2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6-0-01 一、引言

奥斯卡· 王尔德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他是百年来评论家们讨论和关注的对象。《道林·格雷的画像》是19世纪末唯美主义代表作,堪称艺术艺术思潮在戏剧小说及绘画方面的三绝。

弗洛伊德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对人类精神世界和社会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作为精神分析的鼻祖,其理论在文学批评中得到了广泛引证。其中,三重人格理论在文学批评中应用普遍,影响深远。 二、三重人格理论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它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受本能的驱使,遵享乐原则,尽最大努力使原始欲望和冲动获得满足。这些欲望和冲动是本我运作的原动力,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及人格结构的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它用理性和审慎来保护本我,使其既接受本能的冲动,又努力使本我的欲望以适当的方式在现实和社会中获得满足,使之遵循实原则,以换取本我的安全和成功。

超我则是外部世界在人内心的反映,是人格的社会面,它拥有所有我们从父母和社会获得的内在的道德标准和理想。超我是本我的压制者,依靠的是求善原则。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本我寻求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力求完美。事实上,这三个部分的心理结构总是发生冲突。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健康的人格,关键在于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平衡。 三、亨利爵士——本我的代言人

亨利沃顿勋爵是新享乐主义的代表。他崇拜美和艺术,主张放纵所有的感官体验,以充分品尝生活之所予。当亨利在花园里遇见道林的时候,他被道林的美和纯真所吸引。然后,他开始影响这个年轻人并劝他按照自己规定的方式生活。亨利的确对道林产生负面影响。他对道林的影响不仅限于言语,而且还给他一本书。这是亨利第一次把道林引入颓废,正是这本有毒的书,使他的颓废更加恶化。

根据弗洛伊德的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是人格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我按照快乐原则行事,并努力满足所有本能的欲望,需要和行为。事实上,亨利可以看做是本我的象征,他的人生观与快乐原则相符合,本我的本能欲望支配着他。 四、巴兹尔——超我的代表

巴兹尔霍华德是一位著名的崇尚艺术之美的画家。当他遇见道林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认为道林的美激发了他的艺术灵感。他被道林的美所折服,几乎爱上了道林。巴兹尔是一位彻底的道德家,他坚信自己对艺术与美的理想会使道林更加善良和纯洁。 其实,巴兹尔可视为小说中的超我的象征。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超我是人格的最高层面,它限制着本我和自我。巴兹尔不遗余力地防止道林受亨利的毒害,因此巴兹尔和亨利展开了斗争。这场斗争也可以看做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斗争。巴兹尔总是尽全力阻止亨利毒害道林,但是他所做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出于动物般疯狂的愤怒和极度憎恶,道林用他留在房间里的刀杀死了巴兹尔。超我在斗争中的失败给我们展示了心理的多变和深不可测。尽管超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的战斗中被击败,超我也是王尔德所认可的。 五、道林——自我的象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道林·格雷是一个非常年轻英俊的男子。他一直保持自己不受世俗的污染。但是亨利的享乐主义理论唤醒了道林的内心世界,从此他开始了自我放纵,不惜向魔鬼出卖自己的灵魂,进而一步步地走入腐败堕落的深渊。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自我是本我和超我的调节中介。因此,自我对应的是道林·格雷。道林的位置在亨利和巴兹尔中间,也就是本我和超我之间。一方面,他无法摆脱自己的良知,另一方面,他不能压制他的欲望。道林无法在两股力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换言之,自我在超我和本我之间失去了平衡。

当人格的三个层次( 本我 ,自我和超我)互动时,道林经历着内心激烈的挣扎。在超我的严格审查下,自我为了生存,与外部世界和本我内部的本能需求作斗争。但道林的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处于劣势。当道林采纳亨利的建议,开始享受生活时,本我似乎是赢得了这场战斗。然而,超我从未失去对他的影响。道林可能通过妥协来解决这些对立面,但他未能成功做到这一点。道林获得解脱的唯一方法,就是死亡。本我未能保持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微妙平衡,因此他继续走向自我毁灭。 六、结语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王尔德的小说,有助于我们获得新的见解,尤其是三重人格理论,能更好地诠释这部经典之作。亨利勋爵,作为本能欲望的代表与本我相类似 。巴兹尔,作为社会道德秩序的象征,具备超我的属性(良心和道德约束)。作为这些反对势力之间的中介,道林代表着自我,它试图保持一个和谐的平衡但因为它始终无法做到而使平衡被摧毁。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很好地诠释了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继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6

[3]肖萍. 试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人格分裂 [J]. 阅读与欣赏,20007. [4]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张介明. 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J] 外国文学研究,2000 4. [6]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王尔德的矛盾性及其社会意义 [J],《外国文学论》,1994,(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f01a9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