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一

2022-04-15 06:0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曾国藩家训一》,欢迎阅读!
家训,曾国藩

曾国藩家训一



1、至于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要使自己做成大事,内心决不能缺少一股倔犟的精神,这一点很重要。在生活中,人人都想争强,因为都有血气。但遇到挫折,有人立即脆弱成一摊烂泥,望天长叹,退步不前。曾国藩终生的信条是:欲成大事,“明强”为本。

曾国藩在给沅弟的信中强调《中庸》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要点就是要使愚蠢的变得贤明,柔弱的变得坚强。其意是说,一个人要想在困难面前成为一个强者,光有勇气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也就是说必须从“明智”的“智”字做出来。这个“智”可以是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也可以是不畏困苦的毅力,或者是另辟出路的智谋。只要能够自始至终都不屈服顺从,不是一味强硬地去做,那便是明智之举。

2、凡郁怒最易伤人

曾国藩一生经历了很多逆境,来自官场内部的忌刻,疑谤和攻击,多于来自同僚的真枪实弹。这使他养成了一种“忍”字当头的性格。

曾国藩对弟弟们常说,“忍”是走出逆境的良方,处之泰然,行若无事。此外,曾国藩认为“忍”也是保养身体的重要因素。他说:“凡郁怒最易伤人。”他主张养生以少恼怒为本,要少恼怒就必须忍。

3、满招损,谦受益

曾国藩为官多年,一直遵循祖父星冈公的训诫:满招损,谦受益。因而他为人谦虚谨慎,无论对上级还是对手下,丝毫没有半点傲慢的样子。也正是因为他这种谦虚谨慎的美德,他才能在官场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于不败之地。

在曾国藩看来,无论军事失败还是达官贵人家的落魄,都是因为骄傲和懒惰其中一点所造成的,所以他认为去掉傲字为第一重要。同时他还认为不论是聪明绝顶者,还是大仁大智者,都是有欠缺的,不可能完美无缺。相反,愚笨至极的人也有可取之处。曾国藩之所以成大事,有一条重要的秘诀就是“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这与曹操的名言“吾任天下之智力”的意思差不多。可以说,曾


国藩是把众人的智慧为己所用的典型人物。

骄傲自满是人生的大敌,盛气凌人是人际交往中的败笔。尚书.大禹谟》曰:“侮慢自贤,反道败德。”以自满对己,则止步不前;以自满待人,则贵己贱人,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自满者必自贵,自贵者必贱人,人与人之间不能相互尊重,就不能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打掉傲气,谦逊待人。谦逊就是对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有高度的自觉,永远以自己的短处和他人的长处相比较,虚心向他人学习,以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4、大器晚成,不必忧虑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在年轻时就出人头地,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容易得意忘形。人生总有不得志的方面,大器晚成也是一种成功,因此不必拘泥于暂时的失意和挫折。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是人们解决矛盾的办法。曾国藩一生屡遭大风大浪,但他的本领就在于实践了他化大为小的战术,结果处处平安,一步一步走上成功的台阶。这种技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纵观古今,很多大人物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在崭露头角之前,总比一般人要花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来完成,只要你坚持得够久,生命总是会有所回馈的。

5、做事当不苟不懈

曾国藩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读书、做事、为官,无一不是兢兢业业。在他看来为国家做事,就该认真不能松懈,一律按规矩办理。

做事尽心尽责,一丝不苟,能够培养人坚毅的品格,它能带领人走向好的方面,又能鼓励优秀的人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如果一个人能够凡事都领悟其中的道理,就打开了成功的大门。

曾国藩一生能够有所成就,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正的圣人君子的行为准则,在于责任,并且以此去倡导天下的人们。世道之所以变得混乱,就是因为多数人心中都充满了物欲,每个人都为自己考虑,自私自利。从而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这些自私的人就会首先四处逃避,而不肯出一点力气来为国家做事。而那些有责任感的人,就会在这时候挺身而出,为治理国家的动乱而参军报效朝廷,为保护儿女而牺牲自己的前程去承担各种困难。于是人们就会以有责任心的人为榜样,将苟活的人看做是羞耻。




事实如此,君子之所以能够鼓舞人心,历经战乱并且能够平定战乱,都是因为他们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035ddc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