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奥数竞赛的最新情况

2022-03-22 08:49: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2奥数竞赛的最新情况》,欢迎阅读!
奥数,竞赛,情况,最新,2012



关于2012奥数竞赛的最新情况



昨日,武汉市教育局通过媒体宣布取消中小学阶段学科类竞赛 学生参加竞赛须自愿 武汉市教育局的副局长徐定斌在接受采访时就说,武汉市中小学生以竞赛为目的的活动未经教育部批准一律都禁止举办。

学校的学生凡是参加了经过批准的竞赛也必须是经过自愿的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以教学班为单位集体参加,竞赛单位也未经批准不允许收活动费、报名费和其他名目的费用,不得推销相关的资料、书籍和商品,更不能以竞赛为名针对竞赛的内容来巧立名目举办各种培训班。武汉市教育局负责人还表示对于未经武汉市教育部门批准的竞赛,或者租界场地、教室用于竞赛的或者变相参与的,一经查实就给予严肃的处理。

也就是说,即使想办个大点的比赛,不仅需要报批,想偷偷搞也会因为没有场地而受阻,2012奥数竞赛一夜之间荡然无存。(如果有的话,大家可以举报。



关于学科类竞赛的相关情况:目前了解到的是部分赛事的组办方知难而退,已经宣布不搞了。多个培育机构的强调自己的推优考试。

因此,对于小升初而言,推优考试就相当重要了,和中学关系好的培优机构占有一些优势。

教育局网站文件:



教育局关于公布2012年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项目的通知



武教基〔201160



各区教育局,局直属中小学:

为规范全市中小学生竞赛活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加强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管理的要求,现将经审查批准的2012年武汉市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项目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竞赛报批制度

(一)根据我市中小学生竞赛管理“统一报批,减少项目,严格控制,强化管理”的基本要求,2012年全市中小学生竞赛活动严格执行报批制度,凡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各类竞赛活动,都必须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否则一律禁止举办。

(二)2012年全市中小学生竞赛项目的设置,必须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和减轻学生课业过重负担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严格控制学科类和义务教育阶段竞赛。对违背素质教育要求、法律关系不明晰、组织管理不规范、中针对同一对象、以营利为目的的5类竞赛活动不予批准。

(三)2012年,按照严格控制项目、规模的要求,全市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项目共计15项。






二、严格竞赛管理工作

(一)严格竞赛过程管理

各主(承)办单位要认真组织经批准的市级竞赛活动项目,确保学生安全,保证竞赛质量。赛前,须向市教育行政部门报送竞赛组织方案,并严格按审定的方案实施。竞赛活动必须有正常的经费来源和渠道,面向学生的收费严格按照市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竞赛过程中,须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管。赛后,必须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交总结报告及获奖情况统计表。

(二)严格竞赛组织管理

1.学校和学生参加经批准的竞赛活动,必须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条件强行要求学校或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以教学班为单位集体参加。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和家长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选择参加相关竞赛。 2.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竞赛,严格限控参赛对象的学段和年级。各单位要根据学生实际,加强对学生参加竞赛活动的指导,同一对象参加竞赛活动原则上每学期不超过3项,年不得超过6项。学生要求参加超出竞赛对象控制范围的项目,须本人申请,家长签字,长审核,学校用印,报市、区教育部门备案。

3.竞赛活动不得加重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负担,不得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举办者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竞赛单位未经批准不得收取活动费、报名费或其它名目的费用,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有关资料、书籍、器材和商品。更不得以竞赛为名针对竞赛内容巧立名目举办各种培训班。

4.对于未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各中小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一律不得进行宣传、不得组织学生参赛、不得租借场地或教室用于竞赛、不得以任何名义参与其中。

5.体育运动、艺术测试等体艺类竞赛活动纳入有关专项管理。 6.教育局将统一印制《武汉市中小学生考试竞赛明白卡》,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发放,向家长及社会各界公示。

(三)严格控制竞赛规模和获奖面

严格控制竞赛规模。尽力将初赛复赛合二为一,实行“一赛制”。每项竞赛的参赛人数不得超过全市参赛年级总人数的5‰,区级参加选拔的人数不得超过本区参赛年级总人数的3%,每项竞赛的获奖面必须控制在市级参赛人数的15%以内。

各主(承)办单位在组织竞赛活动中,不得以参赛人数的多少来分配获奖名额,也不得以参赛人数多少为依据评选组织奖。

获奖证书需加盖武汉市教育局印章方为有效。

(四)严格竞赛成绩管理 学生参加竞赛所获得的奖励、成绩,不得作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收新生和学生分班的依据。

三、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对各种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查处。特别是对于未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或违规进行组织宣传活动、误导学生和家长,或租借场地、教室用于竞赛,或变相参与其中,一经查实,予以严肃处理。

1.教育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或教职员工出现违规行为,取消各种先进个人或荣誉称号的评选奖励资格,已经获得的表彰奖励与荣誉称号由授予部门予以撤销;经警示后仍不改正者,年度考核认定为不合格。违规行为情节严重、影响极坏的,可先行停止其工作再调查处理,并由行政部门直接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直至由所在单位予以解聘。

2.学校出现违规行为,或对教职工的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纠正、甚至纵容庇护的,对学






校和校长给予全市通报批评,取消学校当年评选先进单位的资格,取消校长当年评选先进个人、接受教育部门表彰奖励的资格;情节严重影响极坏的,按管理权限撤销校长职务。教育部门其他单位违规,比照执行。

3.凡出现过违规现象的竞赛活动,原则上将不再批准设置为中小学竞赛项目;凡出现违规行为的竞赛主(承)办单位,原则上不再受理其申报中小学竞赛项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531c7a5acfa1c7aa00cc2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