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读引领课教案设计

2022-07-26 01:1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读引领课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茅屋,下册,人教,唐诗,秋风

年级 八年级 课题 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科 语文 制定日期 执教人



课型 使用时间

教读引领课

主备人

【教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图书】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个人修订

在学生的朗读指导中,如果学生读的不尽人意,如何去便捷的给学生指导,比如教师自己师范朗读,或者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以后补读,以达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一、谈话导入:

在唐代,杜甫是律诗的集大成者。但他的歌行体古体诗的创作上,一点儿都不输给李白。 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2.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两遍,然后抽一学生朗读,教师指正读音, 全班同学齐读。

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提出疑问。 三.译文 一场怒号的秋风,一群南村的群童,一间风雨飘摇的茅屋,一位心怀天下寒士的老者。黄叶,飘摇 。历史 ,飘摇。 是否依然记得你的长叹 。站在历史的浪巅, 唱出为国为民的最强音 。公元761年的秋天吗? 秋风卷走了茅屋, 秋风成了残破的诗句 。失去了家园的诗人,有谁给你饮食 有谁送你衣裳?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心存良知的诗人啊!生性就厌恶战争 徭役的你啊!百姓的辛酸与苦难 ,都交织成你诗篇里 ,深情的泪水与呐喊。


四.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教师适时提问:挑出你们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四人一组合作交流,此间老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状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补充点拨。不外乎从以下三个方面陈述喜欢的原因,边赏析边读赏析生动传神的字词。

1、如:(1)、第一节“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写出风的迅猛,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换成“吹”,风的力度不够;“掀”表现不了茅草的动态。“三”是虚数,“几”的意思,有时形容多,有时形容少,在这里说的是茅屋盖得很薄,经不起风吹。(2)、第三节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铁”表示a、很凉、很硬(天寒冷);b、色彩: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2.品位含义丰富的词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如:1)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叹息”的含义是什么? 2)“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3、朗读体会语言的美。如:最后一节,怎样读出情和意?语调高昂,还有悲哀、愤怒的语气(当时无法实现,只是一个愿望)。其中:“千万、大庇”重读;“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有力,并且拖长音。找生读后,评析,再读,最后齐读。 四.主旨归纳

全诗共四节,前三节描写了秋风卷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三幅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杜甫一家的不幸遭遇。然而令人佩服的是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时,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普天之下千千万万像他这样处于困苦境地的“寒士”,表现了只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尽管在当时的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宽阔的胸襟却永远闪耀着光芒,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忘的绝不仅仅是他的诗,



文章的艺术法点到为止即可。重点对环境描写的作用进行探究。细扣的地方要有取舍,否则难点的突破就很难完成。容易造成前松后紧的局面,草草结束不是明智之举。


更是杜甫他这个人。今天,你从杜甫的胸襟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 七、课堂小结:

忧国忧民的诗人,永远会受到人们的爱戴。最后,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有感情地诵读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好能当堂背诵,至少完成第一段的背诵。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单击此处书写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1e1ab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