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八则》教案(新人教版)

2023-05-01 15:00: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八则》教案(新人教版)》,欢迎阅读!
论语,上册,人教,教案,语文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八则》教案(新人教版)

学科 课题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讲读课 姓名

知识目标 :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 准确理解选言含义

能力目标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把握选言含义

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思考行孝与立德的相关问题,继承孔子提倡的行孝立德、去伪存真、重义轻利、推

己及人等君子之道。

设计人

学校





重点 准确理解选言含义。

难点 既能整体感知又能细致思考言论中的思想。 教学

朗读视频 幻灯片 教案文字资料

资源



课前演讲:

导语:

一年前,我们曾有幸结识孔子,体验了学而时习、学而思之的学习境界和谋事而忠、交友而信的人格品性。今天,我们将再次捧读《论语》继续聆听圣贤的教诲。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教师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以陶醉之情和虔敬之意感染学生。

2.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复读一句,强调字音,强调句读,传达文言语感。

3.师生齐读。让教室传出抑扬顿挫的琅琅书声。 三、默读初解。

1.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默读课文前四则。要求学生绝对安静。 2提醒学生在笔记本上抄录最感兴趣的一则,记下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四、讲解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则,并带领全体同学背诵这一则。 2.学生提出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和其他同学解答。要求学生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清除词句理解障碍。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

1)前四则谈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是孝道。同样问孝,孔子给孟武伯和子游的回答为何各有不同?

孔子对弟子提问的回答都是有针对性的,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和状态给予不同的引导和教诲,正所谓因材施教。孟武伯是鲁国世家孟孙氏的子弟,其父孟懿子曾按照其祖父的临终嘱托向孔子学礼,但有始无终。所以其父孟懿子在向孔子问孝时,孔子回答的是“无违”,暗指他不应违背父亲的嘱托。孟武伯行事错乱,所以孔子教导他不要让父母因身体疾病之外的事情为他操心。子游为人公正方明,但有些不拘小节,所以孔

子教导他要注意表达对父母的恭敬孝顺之心。







学生放声读。教师要求学生争取做到旁若无人,放声读书,读出自己的风格。

学生个别朗读。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个人展示锻炼,教师了解具体学情。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可适当鼓励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



对于表现欲强的学生在此环节

中可充分创造机会



分小组让学生自由组合,在讨论过程中注意多关注组合比较薄弱的,给予鼓励与启迪




2)“父母在,不远游”,孔子提出这一观点是希望子女如何行孝?这种观点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应如何理解?

孔子提出这一观点是希望子女能够尽量膝下承欢、床前尽孝,把行孝落实在日常的听命侍奉上,关心父母的衣食冷暖,关注父母的健康状况,能及时行孝。

这种观点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依然可行。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使远游和迟归的必然联系淡化了,子女即使远游也可日行千里地返回,重要的是游子心中要装着对父母的牵挂和惦念,经常回家,并尽可能多陪伴父母。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现,正是因为太多的现代游子以“忙”为由,丢失了为人子女应有的孝心,使“意恐迟迟归”的双亲饱尝孤独寂寞。所以,穿行于现代时空中的男女,仍然应该把“父母在,不远游”记在心间。

3)守候的意义在于及时行孝,知年的意义则在于用心行孝。身为人子,会因何而喜?因何而惧?

知道父母的年纪,寿高康宁,子女得以成欢膝下,是乃人生喜事,足以摆酒相贺,此为“喜”。但也要念及父母年纪增高,人生苦短,来日不多,时有不测之忧,因此而“惧”,所以身为人子更应珍惜光阴,尽心侍奉。

4)“百善孝为先”。《论语》中有很多谈及“孝”的篇章,你能再举几例吗?(借助幻灯,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背诵。)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五、背诵感悟。

1.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则。 2.全体同学随发言同学齐诵这一则。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按照课上摸索的解读方式在课后独立完成对后五则的解读,选择感受最深的一方面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题目自拟。下节课交流。

论语



行孝——唯疾之忧

——敬而养之 ——游必有方 ——知年喜惧



展示成果时,先让一部分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做示范,然后提问语言组织能力较差的学生,让其增强自信。

对于背诵快与背诵慢的要分不同时间提问

将自己找到的展示到幻灯上,能背诵的最好当堂背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42145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