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徐灿《踏莎行初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10-05 03:1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徐灿《踏莎行初春》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踏莎,古诗词,初春,练习,答案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踏莎行·初春 (清)徐灿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①春魂:春日情怀。本词作于明亡入清时。②金衣:指黄莺。③月痕:月影,月光。

1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点明时令尚在早春时节,梨花还没有开放,百草刚刚发芽。 B.“晶帘”句写水晶帘寂然空垂,无人掀动,触发词人愁思渺渺。 C.“金衣”句明写莺声悦耳,暗写词人渴望挣脱牢笼、奔向自由。 D.全词借景生情,含蓄地抒发了兴亡之感,带有浓厚的民族意识。 14.填入下阕“碧云犹□旧河山”方框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叠B.隐C.画D.藏

前人评价此词“于念旧伤离之中,寄沧桑之叹”请据此赏析下阕情景相融之妙。 15 13C 14A

15.下阕首先以景物点明春愁原因:不见故国,没有归舟,唯见落日、江流不尽;“夕阳”“江水”暗示前朝没落,“扁舟何许”暗含词人精神无着落之痛;尾句词人祈求月亮不要将“旧河山”照亮,免得触动内心痛楚,这个典型的景物最为深切委婉,写尽易代之悲。 【分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暗写词人渴望挣脱牢笼、奔向自由”错。“金衣”句写触目所见,只有帘外黄莺飞上樱桃树的景象。她之所以用唐明皇称呼黄莺鸟为”金衣公子”的典故而不直呼此




鸟,似别有深意:”金衣”者,”公子”之谓也,人之谓也。于是,一方还在水晶帘后深情地等待,一方却早已如鸟般轻盈飞上别的枝头,这种鲜明对比令人心中惨痛。可见此句应是暗写无人赏识其歌喉的寂寞。 故选C 14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首先看此句的意思,美丽的碧云,覆盖的仍是原先的河山。表明在那碧云遮覆的深处,还有一角河山是”旧山河”,是属于”故国”的,她祈求着,那照临人间的月痕,不要把所有的角落(也包括碧云外的旧山河)都不留余地地照亮,免得触动伤怀。这里措意极隐微,明清易代之际,各地的抗清义士曾经彼伏此起地进行过军事上、政治上的反抗,星星之火,虽未燎原,但却给词人心中带来隐隐的安慰和希望。 B.“隐”字虽有“遮挡”之意,但词人心中是想看又不敢看的,此字体现不出这种微妙情感;

C.“画”不准确,此句并非写碧云画出旧山河;

D.“藏”字比较直白,且情感色彩不符合此刻词人心中想看又不敢看的微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4a2810f8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