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终南望余雪》赏析

2022-05-05 06:1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终南望余雪》赏析》,欢迎阅读!
南望,赏析,最新,余雪》

《终南望余雪》赏析









终南望余雪

作者: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按】相传此诗为应试之作。唐代应试诗限五言六韵十二句,作者只写四句即交卷,问其故,意尽

【阴岭】终南山在长安西南,从长安遥望,只见其山北,而山北为阴。

【霁色】雨雪停后,夕照微光抹林梢,反添寒气,正如俗语之下雪不冷融雪冷

【韵译】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评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读诗《终南望余雪》

我很喜欢祖咏的诗《终南望余雪》为什么要对这首似乎名气不大,又非常短的诗感兴趣呢?我觉得主要还是对诗的一种感悟所致吧。

唐代诗人祖咏的诗《终南望余雪》只有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诗的内容不算很难懂,说的是诗人的观察和思考。写诗人从北面看终南山,冬天雪后的山峰显得十分秀美,山上的积雪深厚,更增加了山的高峻。当傍晚时分,雪后天晴,林木反射着夕阳的光辉。由于有了厚厚的积雪,小城的人感觉寒冷增加许多。十分简练的四行文字,描写了一副完美的冬雪的自然景色。

在《唐诗纪事》中对祖咏这首诗的有这样的记载:说的祖咏有一次参加举人的考试,考试的题目就是终南望余雪考试开始以后,祖咏经过短暂的思考就挥笔写下了这四句诗,之后就交卷了。监考官一看他的卷子,认为这怎么能行,就问祖咏:为什么就写这么短?这根本不符合考试的要求,他回答说,我的意思全都在上面。历史证明,祖咏的正确的。当时诸多考符合要求的文章都早已经成为尘土,而祖咏的这首诗却流传至今。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想祖咏的诗和他的人格魅力一样将会流传下去。

当代文学巨匠鲁迅也说过这样的话:写不出来的时候不要硬写。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就是写作应该遵循的规矩。我很崇拜鲁迅先生,其中很重要的是他的朴实无华的文风和精炼的语言是很值得学习的。也是我们应该在今后的博客写作中必须注意的。如果我们真正学到了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进步就会很大了。 测试题:




阅读《终南望余雪》,完成下面的题目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3.这首诗是怎样扣住一个字写景的? 答:

4. 林表明霁色极为生动,试加以赏析。 答: 答案:

3. 山上积雪浮荡云端、林表霁色明亮的美景,与城中暮色昏暗、寒气凛冽的景象都是望中所见的。

4林表明霁色一句,描绘雪后初晴,落日的余晖洒在林梢。字,令人仿佛看到积雪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林表的字,也用得妙。因为是夕阳,所以只有山顶上树林的末梢才能浴着日光。这一句集中表现了雪晴日出,山上积雪明亮、夺目的特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a4575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