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开放性”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2022-09-04 02:1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例谈“开放性”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运用》,欢迎阅读!
开放性,少儿,舞蹈,运用,教学

例谈开放性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2014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提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舞蹈亦是如此,我们不应该继续用传统单一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停留在只是模仿、机械性跳的层面。针对如何突破传统的舞蹈课堂,建立开放性舞蹈教学,而开放性作为关注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从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加强实践探索,培养创新、激发表现力等观点进行阐述,从而使少儿舞蹈课堂除了让学生愿意学,更要开心的学。 【关键词】舞蹈;教学;开放性

少儿舞蹈是由少儿表演或表现少儿生活的舞蹈。少儿舞蹈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劳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少儿舞蹈也是校外教育艺术类项目的重要载体,不论是在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表达、审美艺术、意志培养、注意力、创造力、模仿力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通过少儿舞蹈教育可以明显的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如何将开放性教学贯穿这节课,以下根据个人的教学与实践,将从三大点出发阐述。

一、注重开放性导入——营造氛围、自主探索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加强课堂中师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而形成的良好心理状态,教师乐于教、学生开心学,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与学习兴趣,开放性的课堂,从游戏中启发、生动的故事引导、生活场景的贯通等。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导入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一)开放式情境故事导入

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的,主要是让学生参与体验,营造氛围,例如;今天上课最终目的需要学生脚趾抓起毛巾,锻炼学生的脚趾抓地感,所以在前期导入的时候,第一步是创设第一个家庭大扫除的情景,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思考一下毛巾的用途,会怎么样用,为了提高趣味性,往教学内容上引导,第二步,故事大家都中了魔法,上身不能动了,只有下半身可以动,让孩子思考我们下半身的部位中那些部位可以将毛巾抓起来,从而导入课堂教学。通过故事情境的方式,将非常枯燥的动作点,通过生活场景的形式融入课堂,学生参与性高完成度也好,而不是上来直接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练脚趾的抓地感,然后给孩子毛巾开始练,避免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平淡,停留在表面。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表演家,每一次的探索都是第一次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铺垫。 (二)开放式游戏导入

游戏的方式例来是儿童最喜欢也最能够激发学习热情的,在教学导入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例如;舞蹈课上组合需要两位小朋友合作完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老师指定,很快很高效,但是对于儿童来说缺失了趣味性,在课堂上,通找朋友游戏音乐开始时可以随意的舞蹈,但是当音乐停止时要马上拥抱一位同学,重复三轮,确定最后的好朋友,这样的方式即可以体现开放性,也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术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愉快参与其中。 (三)开放式多媒体导入

在多媒体技术日渐发达的现在,舞蹈课堂,也可以借助这样的方式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例如:我曾在一堂锻炼跳跃的课程中,以企鹅的形象为主线,先通过开放性的提问,让孩子想一想,企鹅的形态等,进一步带着企鹅会跳跃吗?样的问题,在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观察企鹅,在过程在寻找答案,当学生观


察到企鹅是会跳的,这很大程度的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接下来我让学生模仿企鹅跳,有的孩子通过这样的观察就可以很好的完成跳跃动作,有些孩子却将企鹅的形象表现的更好。视频或者是图片的形式,可以很大限度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我们的教学内容。

二、注重开放性教学——提高内涵、激发兴趣

我们观察到传统的舞蹈课堂中,简单的导入后进入单一模式教学,即使刚开始学生饶有兴致的来参加,长此以往,课堂失去活力,学生失去兴趣,成为学习的机器。在日常的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开放性的方法来活跃我们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舞蹈课堂中,更多的教学方法依旧停留在语言传授知识,但除此以外,是不是还有其他更多的教学方法呢,在我的课堂中,除了必要的语言外,我也愿意尝试更多的不同方法,例如:道具的使用,为了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的快速和动作的力度,我设计了一个叫做让彩带飞的道具,让学生将彩带绑在手指上,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时彩带一定要飞起来,根据我的要求,学生一定要通过快速和甩的力度才能将彩带飞起来,通过这样的方法,即增加了课堂的氛围,又让学生快速掌握到了节奏的快慢变化。由例如;教授跳跃动作时,因为要求学生跳之前要遵循欲上先下的原则,很多学生不太能明白,为此,我给每个学生发一个弹簧,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怎么样弹簧才能弹起来,通过观察实验,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像让弹簧弹起来,一定要先将它压下去,很快就解决了一个教学的难点,相比语言告诉孩子,显然这样探索的方式更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也更高效。

(二)开放式教学内容

在我们日常的舞蹈教学中,更多的都是固定化的组合模式,教师按照某种教材,根据某1-2个动作难点来编创的组合教授给孩子,但是我们可以大胆的探索另一种教学方式,将编创的任务交给我们学生,例如;结合我的教学内容(压前腿、压旁腿、旁按手三个动作),首先,进行单一难点动作的讲解纠错,其次,播放一段音乐,邀请孩子跟着音乐随意起舞,同时,要求孩子在舞蹈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我规定的动作,而其他组成动作不做要求。在这样的过程中,刚开始很多孩子还是很难表现出流畅的舞蹈组合,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引导,大部分的学生是可以很好的展现自我,利用这样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学习技能知识的同时,激发更多的学习热情,提高创新创造能力。 三、注重课堂评价——树立正面教育、打造多元价值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差异,有针对性,层次性进行指导、评价,肯定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很多老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经常会表扬孩子你真好,你真棒之类的,听上去像是在鼓励孩子,但仔细想想,实则这样的评价过于空洞,站在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上,我们并没有让孩子知道我棒在哪里,好在哪里,现在的教育提倡正面教育,我们应该发自内心的看到孩子,看到他身上的优点,也指出存在的问题,每一次的评价不是固定的只针对教学内容上,我们应该抱有更开放的态度,评价的立足点可以是技能上、是舞蹈表现力上、也可以是多元价值上,例如,在课堂中,我每次的评价都指出孩子的优点,也许是同样一句你真棒,但是后面加上一个具体的点,也许是老师观察到你很有礼貌,你真棒,只是简单一句话,但是会成为强化孩子优点的正面力量,在课堂中,我的习惯除了会评价一个正面的点以外,我还会多加上一句,你要是可以这样,就


更棒了。例如,我观察到你刚刚表演组合的时候表情很好,老是觉得你笑起来真好看,真棒,如果你在跳的时候能注意把后背立的更直就更好了。在这样评价中体现出不一样的梯度,肯定孩子的同时,也指出问题,让孩子有更进一步的目标。 综上所述,开放性舞蹈教学,可以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乐于参与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激发探究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让孩子更有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教育.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M].2014. [2]罗斌.舞蹈评论与制作人培养[J].舞蹈中国.2018

[3]刘金华.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aaff69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